论道之三:趋利避害(2/4)

胶材料、十几根火柱、黑晶、书卷、降魔杖、血刃、五子同心魔。哇靠,跑跑是越来越夸张了,以前还会留口汤给人喝,现在是一锅端了!

最能体现跑跑贪心的情节,出现在第四百七十三章《狼首傀儡》中,跑跑被众多老魔胁持着来到虚天内殿,命危在旦夕,前途无亮。但在看到蛮胡子击垮狼首傀儡,地上出现一堆七零八碎的破损材料时,他还是“沉吟了一下之后,立刻动手将这些东西一扫而光的收进了储物袋中,这才重新跟上了前面的一行人等”。命都快保不住了,还惦记着收破烂,见过贪财的,没见过这么贪的呀!

和对法宝、灵药、材料的热衷相比,跑跑对待公义的态度,就不是那么的热心了。在魔道入侵越国时,他就时时打着自己的算盘,比如第二百七十一章《大挪移令和古传送阵》中,他就起过“干脆躲起来,或者逃往他国”的念头,只不过惧怕七派执法队的终生追杀,才乖乖地回来听令。

第三百四十九章《遁走元武》中,跑跑一逃脱出来,就“不打算去什么集合地,去追黄枫谷的主队。”“他原本就有趁此机会,另寻他地修炼的念头”。“如今他先去元武国避下风头,若是情况糟糕透顶的话,他打算避开此次争斗”。

看看,这是什么行为!贪生怕死呀!自私自利呀!时时打着自己的九九,眼中只有个斗大的利字,哪有半点公心呀!

跑跑是这样的货色,其他人会不会好些呢?没有,相对而言,跑跑还算好的,其他人更糟。在虚天内殿中,蛮胡子、极阴祖师、青易居士等魔道中人合成一伙,万天明、天悟子、黑瘦老者等正道中人合成一伙,组队取宝。但就在第四百八十五章,补天丹一出,场面立马乱成一团,乌丑想去取丹,玄骨阻止他,极阴祖师向蛮胡子发飚质问,蛮胡子毫不客气地:“干什么?当然是阻止道友独吞补天丹了!难道你还真以为同属魔道,本大爷就会将补天丹让与你不成?”这话宣布了魔道众人联手的解体。正道三人是不是好些呢?好不到哪里去,中,“对面的正道三人此时也是各怀鬼胎”。

果然,在下一章《丹药之争》中,万天明元婴御剑,想一把抢走补天丹。“极阴和儒衫老者不约而同地同时舍弃了对手,急忙返身地向补天丹飞遁扑去。而他们的对手天悟子和那黑瘦老者互望了一眼后,不知为何的,只是虚张声势地放出几个法术,竟没有全力地去阻挡二人的离去”。

可见书中的其它人物,无论正道魔道,和跑跑并无二致,个个都是自私自利的。只不过魔道中人做得更直白一点,正道中人做得更虚伪一点,但实际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迄今为止,象凡人这样,理直气壮地鼓吹“一切从利益出发”,**裸地倡导“以利为先”的书,坦白地,贫道还是头一次见到。

难怪有些道友会,凡人是一棵大毒草,会助长“唯利是图”之风,污染社会空气,带坏一大批的年轻人呀!凡迷们,这样的一棵大毒草就是你们捧出来的,罪过呀!阿迷豆腐!

(三)

写到这里,性急的凡迷道友,可能会按捺不住,想跳起来痛骂贫道了。

急啥!还是那句老话,上面的行为,在儒家看来是问题很大,但以道家思想来衡量,没什么大不了的。下面还是以《道德经》来论证这一观点。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

按照道家的道德观,道是自然规则,德是万物天性,做事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则和万物天性,就不违背道德。

趋利避害,是“天之道”,是动物的天性。狼肯定要吃羊,不会因为讲仁慈而改吃草,那样它会饿死,对它不利的事,它肯定不干。羊也不会等着狼来吃,它不会有“舍已为狼”的觉悟,它会拼命跑,不跑行吗?两下半就全被吃光了。

趋利避害同时也是人的天性。买东西的时候,你不会眼睁睁看着便宜的不买,非要买高价的;走路的时候,你不会眼睁睁看着前面有个坑,还要一脚踩下去,除非脑子有病。

利已是人的天性。儒家把利已和利人对立起来,提倡重利人,轻利已;先利人,后利已,从逻辑上来,就是不成立的。

就以扶贫工作来吧,你不能永远扶着他吧?关键还得靠他自立。所以,扶贫重在让他自立,而不是让他一直需要你扶。

再比如爱孩子,你不能溺爱他,要让他学会自爱。如果因为你的溺爱,导致他不懂得自爱,那么你不是在爱他,是在害他!所以,你如果真正爱他,就要让他自爱,而不是让他靠你的爱过日子。

同样的道理,你要利人,对人好,还不如让他自利,让他学会利已。他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比你对他好更为管用,因为他不可能永远靠你来维护。

由此可见,利人和利已其实并不矛盾。儒家把义和利对立,把利人和利已对立,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和儒家提倡“先利人、后利已”的观点不同的是,道家提倡“先利已,后利人”。这样才是符合人的天性,符合客观事实的。

道理很简单。一个自己都不能自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