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浩劫将至】(3/3)

是,任约的一句话打消了侯景的逃跑念头:去乡万里,能逃到哪里?打不赢君臣同死,为了活命苟且,我任约做不到。

任约原为西魏大将,后来不顾一切追随侯景南渡成为侯景手下的得力干将。不得不说,任约所言不虚,侯景等本来就是丧家之犬,被慕容绍宗从北方撵到江南。如果不能在江南立足,天下之大,可真就没有侯景的立锥之地了。

聪明人有时候容易犯糊涂,经明白人一提醒马上就清醒了。

侯景知道任约所言不差。这才下定决定死磕到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什么怕。于是以宋子仙留守。侯景亲率锐卒列阵于覆舟山北,萧纶也列兵与其相持。双方谁也没敢主动发起攻击。

眼看日落西山天色将晚,侯景派人与萧纶相约明日决战。萧纶答应了。

侯景开始退军,正在此时,南安侯萧骏率部刚好过来,他看见侯景撤退,以为他们要逃跑,顾不得跟萧纶打招呼便率数十骑追杀过去,侯景赶紧回军迎战,萧骏不是对手回马退走。

赵伯超在玄武湖北列阵前进,路上遇到萧骏军后退,赵伯超不管不顾继续率军前行,两军谁也不让道,互相交错,乱了套了,侯景掩兵杀到,梁军大溃,斩首数百,俘虏千余人。

萧纶收拾残兵败将千人退守天保寺,侯景不依不饶纵火烧寺,萧纶只好继续逃向朱方,士卒们踏着冰雪而行,不少人失足落水,萧纶狼狈逃回京口。

西丰公萧大春、萧纶司马庄丘慧达、直阁将军胡子约、广陵令霍俊等做了俘虏。

侯景押着俘虏们来到台城之下,告诉城中援军已经被打退了,邵陵王已经死于乱军之中。盼星星盼月亮一般期盼援军的台城守军一片沮丧,谁也没想到的是,俘虏中的霍俊突然高喊:邵陵王只是小小失利,已经全军退回京口,城中只要坚守忍耐,援军很快就到。

贼兵恼羞成怒,用刀背狠狠地磕霍俊的后背让他闭口,霍俊毫不畏惧,仍然声色俱厉,萧正德手起刀落将他杀死。

霍俊虽死,但他拼死传出的消息鼓舞了梁军。

然而,十二月初七,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在战事正紧的关键时刻,军师将军羊侃因为操劳过度倒下了,都五十四岁的人了,这样没日没夜的苦熬,身子骨哪里禁得起,羊侃就这样扔下台城中的老皇帝、扔下城中百姓、扔下跟自己日夜奋战的部曲独自上路了。

天要忘梁谁也挡不住!

羊侃走了,保卫京城的重担落在韦黯、柳津身上,但韦黯空担了一个名将之后的名头,柳津老迈精力不济,没办法,赶鸭子上架也得上。

南梁不国了,北方的强邻才有机会,若不是陈霸先崛起,南朝就彻底玩完了。

梁朝之亡,是萧衍自找灭亡,怪不得别人。本来多好的局面啊,二魏死斗,梁居其外而足以计二魏,结果却被萧衍这个老糊涂给搞砸了。

侯景之乱,标志着南朝的彻底灭亡,陈朝的只是延缓了南朝灭亡的时间,也不过早一点和晚一点的区别而已。

但当汉人杨坚废北周,重新恢复了被北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的华夏正统文明,才发现陈霸先的伟大!民族英雄席位中,少不得这位陈武帝。

南四朝中,陈朝的建立,生存最为艰难,梁朝的彻底崩溃,北齐大举南下,金陵危在旦夕之间。如果不是陈霸先在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江东的汉文明是很难保住的。

侯景继续攻城,什么飞楼、撞车、登城车、堞车、阶道车、火车,全部用上了。火车焚毁了城东南隅大楼,梁材官吴景于城内改装了一座楼,所以,东南大楼的火才灭,侯景赫然发现城内又起来一座新楼,贼兵们以为神助,无不叹气。

火烧起来的时候,侯景同时命人在着火的下面挖地道,在城墙就要崩塌的时候,城内发觉了,吴景在城中又建起一座弯月状的新城墙。

侯景又开始在城外堆土山,土山一步步逼近城墙。

柳津让人从城里向城外挖地道毁外边的土山,扔火炬烧土山上的木楼,外山终于崩塌,压死了不少叛军士兵。

侯景制造了蛤蟆车运送土石填沟堑,城内扔飞石砸毁了蛤蟆车。

韦黯、柳津延续了羊侃的防守战略,侯景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然而,就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梁军中又连出叛徒,先是太子萧纲派洗马元孟恭率千人自大司马们袭击贼兵,孟恭却领左右亲信跑出城投降了,接着,材官将军宋嶷也溜出城投靠了侯景。

投降不可怕,可怕的是宋嶷身为材官清楚台城的弱点,他带给侯景一份大礼:水攻台城。于是叛军引玄武湖水灌城,城内一片汪洋,台城已经岌岌可危。(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