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浩劫将至】(2/3)

阙,这算哪门子事君尽节?

羊侃文武双全,精通音律,曾经创作了《采莲》、《棹歌》两曲,为时人传唱。这番应答滴水不漏,傅士哲无言以对,不禁对羊侃心悦诚服。

临走前,傅士哲忽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告诉羊侃自己在北地的时候就对羊侃仰慕已久,希望羊侃去战甲一见真容。

大抵羊侃穿的甲胄遮住了大半个面孔。

羊侃并不多言,摘盔免甲,凛然站立。傅士哲注视良久叹气而去。

打、骗都不能奏效,侯景彻底没辙了。为了激励将士们,他决定不再做伪君子了。

公元548年十一月初一。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为相国、天柱将军,把清君侧行动变作了两国交兵。

为了坐稳皇位,萧正德豁上了,他把把家里的财宝都拿出来资助军费,还把女儿嫁给侯景,让侯景做了驸马。

然后,新一轮攻坚战开始了。

侯景分兵两千攻打东府城,南浦侯萧推拼命抵抗。坚守了三天,侯景急了,亲自带兵增援,并用上了百尺高的楼车,箭矢和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城垛被一一击落,初四,东府城城破,侯景仪同卢晖略率数千持长刀武士将城内文武悉数杀害。三千余死者都堆在杜姥宅中让城里人看:抵抗的下场就是这样的。

侯景又把城外百姓不分贵贱驱赶到台城东、西堆土山,居高临下向城里放箭,城中针锋相对,太子萧纲亲自带头负土堆山。也堆起了两座土山,梁军在山上架起了四丈高的木楼,招募两千名战士身穿重甲占据在土山上抵抗贼兵。

可惜。老天不保佑,关键时候居然下了一场大雨。城内的土山崩塌了,侯景趁机向城内用吊笼送人。梁军浴血奋战仍然没有挡住侯景的攻势,羊侃命人多点火把扔向贼兵,用一道火墙阻住了贼兵的攻势,借着这个机会,组织官兵再次筑起一道城墙,将贼兵挡在墙外。

侯景绝望了,原本打算速战速决,没想到久攻不下,人心慢慢散了,照这个情形,一旦各地勤王的援军杀到,部众溃散是必须的,念及此,侯景后背直冒冷汗。

为了稳定军心,侯景取消了当初为了收买人心下达的不得侵犯百姓的命令,给大家自由,愿意抢就去抢,愿意干点什么就干什么,这下,台城外的建康百姓可就遭了秧,富家豪族被劫掠殆尽,子女妻妾被掠入军营供贼兵奸淫,道上到处都是死尸,建康顿时成为人间地狱。

侯景又招募北人为奴的,只要参军,马上恢复自由之身,并赏赐财物。受此诱惑,连朱异的家奴都跳出城墙前往投靠,侯景大喜,奸贼的家奴反水政治影响太坏了,宣传一定要跟上,于是侯景马上以其为仪同,让他到城下继续招降。

这位刚刚完成从奴隶到将军身份转变的家伙骑一匹高头大马,穿一身贵族锦袍在台城下边绕城大喊:各位,朱异做了五十年官才混了个中领军,我一个下贱的奴仆,刚刚追随侯王已经做到仪同了。

受其鼓舞和蛊惑,城中各豪门大家的奴仆们纷纷出逃,侯景叛军再添有生力量。

城内一片沮丧,不过,也有好消息,各地援军已经陆续赶到。

朝的崩溃,是史上一大悲剧,让人叹息不已。梁之亡,实亡于武帝,这也是萧衍自己承认的。萧衍和李隆基的相似程度至少九成,二人太相似了,简直就是前世和后身。二人早死一年,都将来留下历史美名。只因为晚死一年,一世英名功亏一篑,最终导致了著名的两大历史悲剧。大树写得很悲壮,符合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下的气质,支持。

萧衍的悲剧色彩太重了,八十六和四十八本来值得称道,有几个皇帝能活到八十六岁?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四十八年太平天子?一朝引狼入室,弄了个身死国灭的悲惨命运。本来不想涉及梁朝的事,但没有侯景乱梁就没有西魏的拓土蜀、汉,权当交代背景了。

首先出现在建康的是邵陵王萧纶部,萧纶率西丰公萧大春、新淦公萧大成、永安侯萧确、南安乡侯萧骏、前谯州刺史赵伯超、武州刺史萧弄璋、步兵校尉尹思合等马步三万屯军钟山。

原来,当初侯景初露反迹,萧纶拜征讨大都督率众讨伐,然而,当讨逆军到了钟离的时候,侯景已经自京口向采石直指建康。萧纶立即率军昼夜兼行奔赴京师,然而老天不佑,渡江的时候又遇到大风,不少人马落水而亡,队伍损失了十之一二。

南谯州刺史赵伯超劝萧纶从小道进军,以避免与叛军正面冲突,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萧纶信了。于是赵伯超率部直抵钟山,萧纶领大军继进。

赵伯超是有名的逃跑将军。不久前东魏慕容绍宗与梁贞阳侯萧渊明寒山的时候,赵伯超不肯出兵相救。带着儿子、爱妾逃回了南谯州。

赵伯超让我们相信,人是会变的。

附近突然出现大批梁军的消息传到城下,侯景惊恐不已,赶紧分兵万人前往迎战,接连派出三路人马,都被萧纶打败,叛军损失了上千人。

敌人很强大,侯景有点害怕,让手下准备船只打算从石头城北渡长江逃亡江北。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