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1/2)

日期:201-12-1120:2:1

二五零寒霜濡雪

报得三春晖!好似唱喏——姚姆妈倒在病床上半年,花光了积蓄,也不见“养子”赵冰寒,医院再三再四催款,还亏得老街坊看不下去,到同学所在派出所报案,是老人遭遗弃,派出所考虑姚姆妈确实困难,这情形也没法打官司,开了个会,决定帮助调节。[书库][].[4][].[]

经了解,这姚姆妈的一生堪称平凡人中的典范!所谓的“养子”,实际上是前夫和一个女人的私生子的儿子,论辈分倒是孙儿,因为两个男人的不负责,孩子转送给了大婆。

简单的描述,无法解释个中曲折,往事绵长如烂絮,得一层层撕扯。

姚姆妈本命姚美清,二十岁的时候也是出落水灵,六十年代中期,在工厂是民兵一枝花,副厂长儿子是个大学生,诚心追她,美清怕落个贪图名利,自己根红苗正,听从车间师傅指点,和锻造车工赵可成结婚。

婚后顺境十五年,到了八十年代,他们家孩子都上初中了,赵可成下海,姚美清心里觉得不安稳,但又无阻拦,只得听凭赵可成辞职创业。

当时家里积蓄不足三千,连同娘家借款,凑了一万,给了赵可成。赵可成开始倒卖彩电,也就两三年,有了十几万,在当时就是足够土豪。

有了钱,身边就有年轻漂亮的跟着“结账”,赵可成明显有了别的女人,姚美清毫无准备,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当时是没想过离婚,毕竟改革开放还没几年,离婚是件多么大的事儿!姚美清念头里就没有离婚。

反正孩子还要上学读书,今后还要就业,忍着吧,反正外面已经开始流行蜜,赵可成有本事,带蜜,只要不带回家,那也随他折腾,男人没名堂,等过了五十,还能折腾几天?

姚美清的想法还是缺乏对金钱的力量的足够认知,赵可成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身价几百万了!开了好些个空调连锁店,蜜换人了,这次来真的,赵可成直接起诉离婚,那新人学过法律,给姚美清一个措手不及,姚美清恍惚中被离婚,孩子受不了打击,出走了,是去了内蒙古,再也没回来。

儿子的出走,给姚美清带来双重打击,人就快崩溃了,毫无寄托,心智涣散。这时候,有人给出了主意,赵可成和律师女之外,还有个未满两周岁的私生子,寄养在萧山乡下亲戚家,不如送给姚美清,也是个寄托。

姚美清一见赵可成的姐姐带来了孩子,也不知到底怎么个心情,人倒是清爽了,接过孩子带在身边,也不用孩子的名字,就叫孩子阿林——那是姚美清儿子的幼名。

有了这个阿林,姚美清全部心思都集中在阿林身上了,自己出走的儿子也不知怎么的,就没人提起了,姚美清可能是受刺激后自我保护,她几乎再也没提起自己的阿林。

这个阿林养到十岁,生母找上门了,那个女人已经再婚了,男人不能生育,同意她接回自己的儿子,姚美清争不过人家,孩子就被带走了。

这回时候,姚美清快五十岁了,命运再次伸出神奇之手,赵可成和律师女的儿子才读大一,在外面就有了私生子,但这个孩子注定无法进门,父亲才十九岁,不可能结婚,何况那个女的还是个发廊妹,摆明了想敲诈赵家。

但是孩子被送到赵家,赵可成的妻子马上想到姚美清,立刻让大姑子把婴儿送给姚美清,美清照例收了!

此后,差不多又是近二十年,那孩子高中毕业被赵可成送出国,姚美清算是功德圆满。

然后,姚美清病了,原先那点儿钱也花光了,赵可成已经与一年前过世,律师女压根没考虑照顾姚美清,儿子的私生子送去国外也是赵可成操办的,赵家今非昔比,律师二房觉得自己顾不上别人了。

警方最后无法联系到国外就读的姚美清“养子”,实际上的赵可成孙子。姚美清两次收留丈夫的私生子、私生孙,都没办理合法手续,鉴于前一次发生在九四年以前,依法构成收养关系,但孩子在十岁时被接走,终止了收养关系,“阿林”对姚姆妈也不具备完全的赡养义务。

最后只能通过调解,让私生子阿林对姚姆妈适当照顾,调查中发现,姚姆妈的亲生儿子失踪多年,由于无人报案,已经无法追查。

躺在病床上目光浑浊的姚姆妈,没人晓得她心里到底想了什么。最后那个孩子出生在冬天,叫赵寒冰,我想起一个词,寒霜濡雪。

日期:201-12-1518::18

二五一老纪的两个情妇

老纪,华东大状——号称,一直都听他这么,别人也有这么道,实际上......不知道。

老纪有过两次婚史,初婚好像是七十年代,那时候老纪还在公检法,职员,首任前妻是个法院的书记员儿,这段婚姻很短,只是听过。

老纪第二次婚姻比较深入人心,主要是摆了七十多桌,好家伙!能请和不能请的,都请了,老纪快五十岁的人了,和一个二十岁的老婆被一群八零后围拥,那感觉,相当的心态年轻!

那是0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