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1/2)

但是,总有但是,程芳无意中发现娄德伟在县城给公婆买的房子里,还住着一个身份不明带着儿子的女人,由于没能生儿子,程芳公婆对她很不满意,基本不来往,也不看孙女,程芳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公婆,那次是到县里出差,县里送了礼品,程芳觉得带回城不如送给公婆,这才见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一个年轻女人,带着一个比自己女儿不了多少的娄德伟!男孩就是娄德伟的翻版,叫程芳公婆爷爷奶奶,而娄德伟是独生子。[书库][].[4][].[]

程芳在大脑一片空白后,不知怎么回到的市里,真实的存在倒像个难以置信的噩梦,程芳知道躲不过,娄德伟抢先主动摊牌了——是自己父母安排的那个女人,就为了抱孙子,他们也是为程芳着想,毕竟公务员不能生二胎,他们不想耽误程芳!

程芳是独生女,娄德伟有两个姐姐,当时的确不符合生育二胎政策,但是,这种“体谅”多么令人发寒!程芳想到离婚,但娄德伟为了女儿不能冲动,娄德伟保证,自己和县城女人没有感情,只是为了孝顺父母,满足老人心愿,那个孩子也不会到市里来,不会影响程芳和女儿。

程芳犹豫了,毕竟她为娄德伟付出那么多,再娄德伟对自己也不错,否则在就看出端倪。程芳不敢告诉父母,看着女儿被娄德伟宠溺,内心酸软,这个婚,离不得啊~~

娄德伟在家更加体贴,对老婆女儿越发殷勤,程芳尽量不去想县城的那对母子,甚是连出城往西方向都不愿意想。

在程芳刻意回避中,这个家又幸福的延续,女儿在周末会被爸爸带出去和弟弟一起玩儿,女儿并不清楚弟弟到底是自己什么关系,只是孩子容易建立友情,娄德伟对程芳,女儿有个亲弟弟以后也不孤独。

我是在跨部门合作时认识的程芳,偶尔得知程芳的家庭这么复杂,那个阶段,我们都在一起下基层,去农村,相处机会颇多,有一次正好是去那个县城,程芳想请假,领导不同意,那天中饭,程芳情绪很差,午休时我陪她聊天儿,程芳忍不住和我了婆家就在这里,丈夫有个私生子。

听程芳的女儿经常和弟弟一起玩儿,我觉得不妥,因为这种“姐弟情”建立在姐姐被隐瞒真相的基础上,今后会是个隐患。而程芳觉得我想的太现实,她希望女儿很快乐,简单而快乐。

既然已经开口,我干脆倒豆子,我认为程芳应该离婚,而不是这样不明不白接受丈夫包养二奶的现实,程芳坚持丈夫和那个女人不来往了,那个女人住在丈夫爸妈家,娄德伟每周去接儿子,他们会不来往?!

不是天书,就是笑话!我问程芳,谁出钱养那个女人和孩子?这个女人拿了男人的钱,难道仅仅甘当保姆?!

程芳,那是公婆糊涂,他们家里的事儿,和自己无关,娄德伟出钱也就还给他爸妈。

既然程芳这么有信心,我还是偃旗息鼓。

也就是半年之后,娄德伟从县城开车回来路上出事儿了,程芳的女儿重伤,娄德伟当场死亡。悲剧发生后,程芳一度精神崩溃。

等到处理后事,娄德伟父母拿出遗嘱,名下有几千万资产的娄德伟竟然早有遗嘱,遗嘱包括名下车行、房屋、汽车,总数近五千万,一半给父母,一半给那个私生子,程芳和女儿不在遗产继承人名单,娄德伟父母的理由是,程芳有工作,工资高,将来不愁没收入,她养大女儿毫无问题,而县里的老人、孤儿寡母没有经济来源,还有下半生要过。

按照遗嘱财产分割方案,程芳只能搬回娘家,因为他们住的这套别墅,也被娄德伟留给了父母。

程芳这时才明白事情多么可怕,她必须给自己和女儿一个法,于是找到我,帮她打遗产官司。调查中发现娄德伟早有策划,车行大半股份在公婆名下,而程芳竟不知情。为了帮助程芳拿回应得的财产,我把公司整个注册、成立营业、发展、转让股份从头到尾梳理一遍,这家车行完全是程芳父母投资,娄德伟作为管理经营参与者,无权违法转让股权,他能得到的只是按公司业绩拿固定收入和体层,公司主体收益归投资人程芳父母。

最后,娄德伟父母得到的是三套房产中的一套和一辆车,娄德伟父母多次进城闹事儿,娄德伟那个女人以外出找工作为理由,到学校把儿子交给了程芳女儿,程芳女儿见弟弟可怜,就带回自己家,程芳公婆拒绝接走孙子,那个女人也找不到了,程芳女儿又不肯让弟弟无家可归,程芳这时终于意识到,女儿“有个伴”是什么样的实事。

接受这个丈夫的私生子,意味着今后要抚养成人,要善待孩子,要承担责任,要出钱出力,要承受社会压力,不接受?孩子往哪儿送?女儿又不理解.......

孩子住在程芳家,程芳无奈准备找人安排学校,程芳父母得知后,悄悄带走男孩,硬是找到了已经远遁海宁女儿家的程芳公婆,想把孩子丢给他们,但两个老人坚持房子已经买了,孩子亲妈拿钱走了,自己要靠女儿,没办法养这个孙子,程芳既然拿走了娄德伟遗产,就有义务养这个儿子!

爷爷奶奶坚决不要孩子,男孩哭哭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