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凡人写作历程和特征(1/3)

发表人:和尚无儿孝子多(白色帝企鹅马甲)

发表时间:2010-9-16

此帖可以看作是我对凡人写作特点的一些浅见,也可以看作骑驴道友帖子的读后感。一直对凡人的写作成就也些零零碎碎的看法,在今天拜读骑驴道友的大作后,才在启发之下,做一番思索,将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串起来,凑成一个帖子。

骑驴道友在篇尾对泥巴致敬,我在此先向骑驴道友致敬,但是我的观点截然不同,所有看法都是出于真实感受,而不是为了意气之争,或者贬低别人凸显自己。至于我的观点,因为也不是专业人士,难免谬误,请高人指点斧正。。。

骑驴道友将凡人的写作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稚嫩期,从开篇到上架(汗,我不知道上架是哪个部分);二是发展成长期,从上架到昆吾截止;三是成熟过渡期,从极宫到人界结束;四是成熟期,从灵界至今。

也许是一直追着书看和半途接触凡人从而一口气看下来,给人的感觉会不同,在下属于后者,大概是从黄泉鬼母那个时候开始跟上更新的。在我看来,尽管在凡人的写作过程中,忘语做了某些尝试和改变,例如泥巴所的坠魔谷双线索展开,或者慕兰大战、昆吾大战等不同种类大规模战斗场面的探索,但凡人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相当成熟的,才华四射的。

诚然,凡人对于忘语来,是在起/点的第一本书,凡人的横空出世,就象张爱玲在一九四三年突然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又象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刊出了《狂人日记》。但是我们能够知道,张爱玲在一鸣惊人以前,从写了不少未加发表的习作,在港大读书时就开始用英写作。鲁迅出手时,已经三十八岁,他在日本期间就写了很多重要的章。

因此,是否我也可以认为,忘语在写凡人之前,应该也做过类似的尝试,不过他那时的名字不叫做忘语,否则,他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天才!要知道,金庸在发表《书剑恩仇录》时,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字工作。我相信一点,任何惊才绝艳的作品,绝不是能凭空产生的,需要作者长期的积累,这种积累,包括阅读、构想和琢磨。据忘语在写凡人前做了很长时间的大纲设计,我无法考证,但相信是真实的。

正因为这样的厚积薄发,凡人才能异军突起,取得巨大的成就,起码在前五卷是这样,而伴随着巨大体力的付出,或者前期积累的耗尽,以及粉丝催更的干扰,让忘语非常疲惫,他的写作,反而可能有时偏离了自己预定的轨道,不像刚开始那样的从容。如果忘语能够得到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息或调整,凡人的精彩程度绝对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在其基本背景和主题设定以后,例如红楼讲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西游记讲的是猴子闹天宫和西天取经,水浒讲的是梁山好汉,凡人讲的修仙故事,所重要的不过两点,一个是情节,一个是人物,两者相互体现,相互帮持,成就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彩,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这两者是骨骼,在两者的背后,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智慧,是作品的灵魂,一些必要的写作手法,是作品的血肉和肌肤,决定作品的真实和优美。

凡人的情节既奇幻,又合理,既具有真实感,过渡又自然;凡人的人物,无论主角配角,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既鲜活,又生动。这些都是一目了然的,写到这,我感到这些多余,但还是分析一下凡人的开篇部分,从而论证凡人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成熟的,出色的,而不能因为一些口语化的句子,就认为是稚嫩的。

1、七玄门部分是否必要?

因为凡人不是开门见山,直奔修仙主题的,而是先描写了七玄门这个江湖门派,经过了相当长篇幅的铺垫,以致於编辑不认可,迟迟不能上架。

那么七玄门部分是否必要呢?肯定是必要的,写仙以前先写凡,这是高手的做法。没有凡尘俗世,何来修仙?七玄门部分是韩立从十岁到十八岁的成长过程,是一块浑金璞玉,在炉火中的第一次锻炼,江湖门派的勾心斗角,自己老师的险恶,张铁的无辜遭遇,历飞雨要用命才能换来地位和爱情,这些血淋淋的现实,让韩立从无知少年蜕变为机智果断的搏命者,有了这个基础,韩立后面的出色表演才有基础。

凡人的世界是这样的残酷,那么修仙界就都是笑眯眯的老神仙吗?不是,因此更加讽刺的东西来了,修仙界反而比凡人愈发变本加厉,修为变了,辈分也得跟着改变。有心的读者,不会认为先写七玄门不好的,在这里,既让韩立有了斗争的经验,又让他有了初步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为下一步的进入修仙界做足了铺垫。

2、情节的节奏把握

虽然修仙从江湖门派开始,但是忘语在第一章就点明,“韩立从未想到,此次出去后钱财的多少对他已经失去了意义,他竟然走上了一条与凡人不同的仙业大道。”高明而直接的留下伏笔,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在看江湖争斗时留意和等待这个仙业的出现。

韩立有机会进入修仙界,一方面是身具低劣的灵根,另一方面是完全被迫的。专家学者夸奖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