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凡人文学地位与读者知性框架(1/2)

发表人:狂野湘军

发表时间:2009-10-10

纵观古今中外学,真正能流芳百世的,必然是能经得起千万人再三咀嚼、咂摸、回味的神作。就像鲁迅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样。西方人也过类似的警句,是啥?一千个人看《王子复仇记》,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种状况落实到学评论,就会出现诸如蔚为大观、各执一词的“红学”、“金学”等等不一而足,甚至还会出现钻牛角尖的索隐派,比如一本正经地论证贾宝玉即是曹雪芹自传、秦可卿系清王朝宗室夺嫡失败者为避祸送给曹府的格格云云。

传世神作之所以能造成这么大的魅力,一者因作家本人拥有深厚的人生阅历,熟谙人性,笔下的人物塑造真实可信,血肉丰满,并使得读者诸君有强烈的代入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章”;二者是因为作家有高明的故事地技巧,结构张力控制得当,读来让人欲罢不能,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读者诸君眼前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现在的话来,那就是经常被雷得外焦里嫩。三者,正是今天我要大事渲染、重点论证的,那就是因作者具备了丰富全面的化修养,于不经意间巧妙构筑起庞大严密的知性框架,其间串珠缀钻,从而使有慧根慧眼的读者,读来每每击节称叹、拍案叫绝,并引得佳评如潮、跟风不绝。

忘语大大的《凡人修仙传》,即是上述创作状态、创作技巧、创作功底、创作追求在起点的生动体现,它从快餐学大行其道的当下脱颖而出,走到今天,虽不曰已成神作,但孰几差乎不远矣。以下一一试析之:

1、关于代入感:代入感强烈与否,是衡量一本作品能走多远的晴雨表。《凡人》虽为虚无飘渺的玄幻修仙类,故事背景也貌似红楼梦开篇之大荒山无稽之境,但价值取向与曹氏虚无色空观大相径庭。通过描述一个山村穷子的修仙奋斗史,从主角战胜自我、不断拼搏的人生轨迹中,张扬永不言败、庄敬自强、机变慧黠、拿得起放得下的处世智慧,再现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人生至高境界。

通篇里,既没有恶趣味,又不开外挂、金手指之类的作弊器,人物乃至于情节设计都合情合理,令人信服,而与《盘龙》、《阳神》之类一味迎合白意淫心理的快餐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可以这么,“盘龙”写完了读完了,也就完了,你绝对不会有兴趣再去读第二遍,但《凡人》则完全不同,你大可以把它当作自我修身的励志篇,反复回味,掩卷沉思,获得力量、得到启迪——

我们都是凡人,无法穿越重生,也不是异能超人,更不是什么世家,韩立修仙路上的故事所影射的,正是我等芸芸人物为出人头地、名震一方而甘苦备尝、胼手胝足的经历。我们已经趟过了做白日梦的年纪,生活的摔打滚爬,更使我们明白了所谓高远理想、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纯属胡扯,周遭的世界不外乎是“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冷酷算计罢了。但不做白日梦不等于心中也没有了梦,如果我们足够强大,足以保护自己,我们也勇于实践“有多大能力就担当多大责任”!从这个意义上,韩立何尝不就是我们的代言人和榜样标杆?

可以,《凡人》不是给25岁以下的娃娃们看的书。甚至韩立的感情生活和书中众多的女性形象,也都不是这些娃娃们所能看得懂的。很多人都已经分析过,紫灵是可望不可即的职场高层女白领的代表,云芝又是邻家女孩的化身,陈巧倩仿佛是我们初恋但命中注定无缘、令人伤感的过度角色,元瑶则是能给自己莫大帮助偏偏不能走到一起的柏拉图之恋,还有梅凝和慕沛灵这两位患得患失的女子,以及冷静理智的宋姓女修,狡黠泼辣的柳姓女徒……这些人物的出场和与韩立的交集,不正是我们现实生活里从到大,从青涩、执着再到淡定、成熟的人生当中,所遭遇、邂逅的多重情感纠葛的真切投影吗?谁忘大不会写感情戏?书中这些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女角,不会写感情戏、不经历过诸般情事的人能写得出来?尤其是韩立因种种顾虑而拒绝巧倩的大胆告白,200年后得知其死讯后怅然若失的段落,那种沧桑心境,我们这些,40岁的过来人,何尝不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然,三千弱水,其实最终也只能取一瓢来饮,更何况心怀修仙大志的韩立?忘语大大创作凡人,一切人物和情节设计,都服膺于修仙这个大前提。他不是不懂描写感情戏,而是他明白,那种把所有女人一网打尽,安排所有女主角傻兮兮地哭着喊着只要你心中有我,不在乎你有几个姐姐妹妹的白痴设定,在真实的世界中,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未来也不可能有。纯而又纯的感情,大概只存在于琼瑶阿姨的中。在忘大锐利睿智的笔触下,《凡人》主角的情感历程,其实仅仅是一种点缀,因为我们都知道,感情并不能当饭吃,再浓烈的感情都会从绚烂归于平淡,普通夫妻都有七年之痒,多打了几斗米的老农都会换老婆,与其刻画那虚幻不实的感情,还不如把那重至纯至洁的梦(我始终认为南宫不过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