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不义无情冷血利字为先的韩立为何守信?(3/4)

却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只要是对他有一定了解的人,比如紫灵和南陇侯,去坠魔谷寻宝需要寻找合作伙伴时,第一个就想到他。

他们的选择,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仁人,不是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的好人,而是讲信用的人。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他们心中的“崇高理想”,不管是老婆、孩子、父母、恩人、朋友,统统都可以舍弃,阁下算是哪根葱呀?假如韩立是一个志士仁人,也许在找到宝物后,一转眼他就会以“振兴落云宗,打击魔道”的名义,翻脸不认人,独吞了宝物;假如韩立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好人,他也许会因为“世界上还有比你们更需要这2枚丹药的人”,同样让你失望而归。

对于个人来,诚信是合作的基础,对于社会来同样如此。

老子:“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能成为执政者失信的借口,这样社会才能诚信成风。

在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太过于在意“义”了。任何事情都要分清是非、对错、正邪,电视上只剩下2张脸谱,一张是好人,一张是坏人,连朋友看电视都会问:那个是好人还是坏人呀?

于是我们就有了“因义失信”的借口。可以为了激励士气,把歼灭日军后勤部队200余人的平型关伏击战,夸大为“与敌万余激战,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俘虏千余”的“大捷”;可以因为鼓舞人心,放出“亩产万斤”的卫星,统计出“三轮车夫人均年创50万元”的惊人数字;可以为了消除影响,得出“无证电焊工引起上海静安大火”的荒唐结论。

只要有了“正确”的名义作为幌子,我们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为什么买的是猪肉,吃进去的却变成了瘦肉精;买的是牛奶,喝下去的却变成了三聚氰氨。因为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钱”,在钱的名义之下,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温馨”的人情社会,而西方却是一个“人情淡漠”的诚信社会。相比之下,贫道更愿意生活在人际关系简单的诚信社会,至少你不必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染色的馒头、地沟油、黑心棉、牛肉膏,不必担心你的孩子会被奶粉催熟。

那些动不动就“恕斥”食品乱象的政客们,难道不知道“问题出在前排,根子就在主席台”,整个社会的乱象,正是由于你们公信缺失造成的恶果?

正如《新京报》刘洪波的署名章所言:重建信用才是食品安全的真问题!

这个结论,不仅仅在食品安全方面适用,在解决当今社会诸多其它问题时,同样适用。

五、韩立为什么不轻易承诺

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他的意思是,随随便便承诺你的人,必定很少会守信用的;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的人,会忽视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起事来就必定会增加难度。

多易多难的例子,在《凡人》中能找到很多。比如坠魔谷中跑跑和紫灵费了不少功夫,终于赶在鬼灵门的人之前找到了灵烛果。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精明的紫灵利令智昏,脑子发热了,智商降低了,把事情想得很简单,立马就想冲上前去摘果子。还是跑跑不愧为老江湖,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候,脑子越清醒,观察到了灵烛果有被啃咬过的痕迹,准确判断出有守护妖兽的存在。如果没有跑跑的提醒,紫灵还沉浸在找到了灵果的惊喜之中,美滋滋地上前去摘果子,突然遭遇到妖兽的袭击,后果可想而知。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些事情看起来已经是铁板钉钉了,感觉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实际上却往往还存在着巨大的变数,有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让你措手不及。所以如果你头脑简单,经常想当然,做事情就会事与愿违,难以达到你的目的。凡是做事老到的人,无不是时时警惕,如履薄冰。

承诺得过于爽快的人,没有充分了解情况,必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他本来就不守信,答应帮你做事,只是想达到他的个人目的而已,至于能不能兑现承诺,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样的人,你敢相信吗?二是他根本没经过大脑,很草率地就承诺你了,如果这个人做事一贯都是那么毛糙的话,那么其办事能力和可靠度就很值得怀疑了。这样的人,你能相信吗?

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话得很漂亮的,往往不会守信;守信的人,不会信口开河,得天花乱坠。辛如音和火阳族祭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对显得不那么热心,答应得一点都不爽快的跑跑,反而抱有信心,看好其兑现承诺的前景。

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到忘语的为人,他是很少轻易承诺书友什么东西的,比如更新。因为每个写手的写作能力是基本固定的,1斤的牛肉怎么才能变成2斤呀?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注水,同样道理,你要想多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灌水,忘语不想失去信用,不卖注水牛肉,所以无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