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清醒的认知(2/3)

,若其与林丹汗一道,我军胜负难说呀。”岳托把心中忌惮和盘托出。

“两万人马,怎生如此之多?”豪格惊声叫道,原本他以为也就万把人。

“不是数量的事情,其麾下步阵强势,甲兵精悍,战力与我金国八旗不相上下,大贝勒,若予你两万八旗,你可击败多少蒙古人啊?”岳托问。

“五六万不成问题吧。”豪格脱口而出,继而低下头,归化城的八旗、汉军加上左右翼蒙古部落,可有战兵四万,若把万余八旗折算成蒙古骑兵,相当于有七八万人,可万万不是孙伯纶那两万精锐和林丹汗麾下五万人合力的对手。

沉默许久,豪格道:“大堂兄,是我天真了,从今日起,漠南诸事皆由你一言而决,豪格不会再有异议了。”

“大贝勒莫要气馁,原计划的关键,除了却图汗临阵倒戈,最重要的便是绕过大青山的那支精骑,除了大贝勒,岳托又能信任谁呢?”岳托温言说道。

豪格瞬间眼露精光:“大堂兄要以我统御之?”

岳托认真的点点头,在他的认知中,皇太极宠信豪格不止因为他是长子,事实上豪格拥有不下于莽古尔泰的武勇和威望,只是做事冲动,思维简单罢了,其能力是足够的,而且那支偏师的主力是豪格带来的两黄旗精锐,其中更有过半大汗护军,除了大汗长子,谁能统御?

最重要的是,皇太极派遣豪格来归化城,就是为了让他建立功勋的,岳托哪里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豪格欣喜过后,略微一思索,说:“便是我们一战击败林丹汗,想来以那孙贼的谋略和军力,也会参战其中,我从未与之对阵,又少在漠南,烦请大堂兄教我。”

见豪格如此诚恳的讨教,岳托微微一笑,说:“大贝勒随我去校场吧。”

过了一个时辰,天色完全亮了,雪也小了很多,校场的棚子下,豪格与岳托分主次坐定,而在他们百步之远,几个白甲牵引了八匹战马拴在木桩之上,战马一半被牛皮马铠护住,缀满铁叶,而马鞍上则有一泥塑假人,正被白甲兵套上护甲,待收拾妥当,豪格便心里有了个大概,这些假骑兵一半是八旗之中核心主力,白甲护军的装束,而那更加狰狞的盔甲装束,似乎与传说中孙伯纶麾下铁甲骑兵类似。

岳托见收拾好了,便冲护军统领点点头,护军统领便率领四十骑奔驰而去,其中一半是蒙古左翼抽调的射雕儿,一半则是正黄旗精挑细选的护军精兵。

两队呼啸而过,先是靠近到三十步的位置,以角弓搭设破甲箭攒射马上假人,继而转了个圈,又抛射轻箭覆盖目标,两轮箭矢射过,代表白甲护军的四名骑兵全部倒下,而铁甲骑兵只倒下一骑。

岳托和豪格骑马而去,翻身下马查看,豪格更是看的仔细,他发现,对于只蒙着一层牛皮的白甲护军的战马来说,抛射的羽箭可以轻易射穿,虽说两轮火力射过,相对于真实战场火力密度过大,但也足够造成白甲护军的战马受创,而受创的结果便是战马受惊,造成阵型散乱,骑兵落地。

而铁甲骑兵的马铠是缀有铁叶的牛皮外加一层坚韧的呢绒,只有少数轻箭可以破防,而倒下那匹战马,竟然是被羽箭射穿了眼睛。

“如此沉重马铠,孙伯纶的战马如何受得了?”豪格拆下一件,掂量一下,足有六十斤。

要知道甲骑也要行军,冲锋更是需要耗费马力,岳托说道:“探子说,孙伯纶在套内有马场十二座,养着近两万战马,其中不少是精挑细选的良马,更有从各部甚至西域购买来的上等战马,我曾见过十四叔俘获的几匹,比咱们的战马高出一掌,身形魁梧有力,最重要的是,其甲骑战马,平日有专人饲养,不惜精料,而行军时还有驽马背负铠甲武具。”

豪格面色凝重,未曾说话,这些都不算秘密手段,但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投入,大金国已经倾全国之力维持与大明的战争,着实做不到。

然而,他很快被甲骑的护甲吸引,那整块的胸甲和弧形的腹甲,而在外面铠甲里面则套着精铁丝打制的锁子甲,在里面则是熟牛皮,甲骑的铁盔还带有护面,另有锁锥子护住脖颈,铠甲一直延伸到大腿。

豪格略略一看,仅从护甲上插着的箭矢数量,便知道白甲护军的护具不如这些甲骑,白甲护军假人身上都插着七八根,其中破甲箭甚至穿透了内外两层甲,入肉三四分,便是左翼蒙古人的箭矢亦有射中无防护的面部、脖颈和大腿的,而铁甲骑兵假人附近,满地的箭矢,不少箭头变形、箭杆折断,厚重的外甲上有许多箭矢撞击的白点,少有两三只射穿的也是女真人常用的长梢弓射出的破甲箭,豪格拆下护甲看了看,箭矢入肉深度并不致命。

“铁甲骑兵甲天下!五叔死前曾这么说,我却以为他胡说,如今看来,确实不凡。”豪格感慨的说道,继而他抱拳对岳托说:“大堂兄,非常感谢你的教诲,若非如此,我大金勇士便要折损许多了。”

豪格说的诚恳,自然也不是虚言,他比谁都了解自己,八旗军队长久以来对明国、蒙古、朝鲜形成的连续胜利和努尔哈赤血脉的优越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