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 64 章(3/4)

税。

人丁税的增长就意味着人口的增长,而商业税的增加,则意味着当地的繁荣。

如果仅仅是一本账本,那还有可能是有人故意做假账,可又有谁能够将整套账本都做了假的?那可是方方面面七八个州府的账本,根本就无法作假!

年轻的皇太后很早以前就知道贾琦十分能干,可那也只是听说过罢了,可是真正看到那些数据之后,皇太后才惊觉,怪不得以仁爱和英明神武的高宗皇帝(即曾经的太上皇)都对贾琦各种防范,就连世宗皇帝,也等不及贾琦考中进士就把人召进了内阁。

不是世宗皇帝等不了这么一点时间,而是贾琦的能量太大。如果贾琦正式从殿试里考出来,那么,朝廷就不能将贾琦隔绝在科举取士之外,将来少不得让贾琦出任会试主考官。贾琦如今手里的能量就这么可怕了,如果贾琦再广收门生、桃李满天下,那么,两汉时期的丞相会再度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毫无疑问,这对皇权、对中央集权是不利的。

不在这个位置上就不会明白当初太上皇和恐惧。

不过,太上皇、世宗皇帝和大行皇帝会担心的事儿,年轻的皇太后才不会在乎呢。

对于这位年轻的皇太后来说,大魏江山也不过是自己接近意中人的理由罢了。

被太皇太后戳穿了自己的心事之后,年轻的皇太后就知道,自己的心事是瞒不过那些老狐狸的。

皇太后也光棍,反正她的态度就在哪里摆着,如果被当众戳穿了,那她干脆就认了;如果没有戳穿,那就这么混着。

皇太后就不相信了,还有人敢在她面前讨不自在。

不得不说,因为大魏的现状,还真的没有人敢在皇太后面前自讨没趣。

大魏皇族如今就那么几只小猫,皇室男丁除了那三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就没有什么人了,大魏皇家就剩下了一群女人不说,就连皇家近支也只剩下了一群出嫁了的公主郡主县主。

光她们这群女人还能够做什么呢?当初摄政公主之所以能够把持朝政,甚至被追封为高祖皇帝,那是因为人家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军功。

对比之下,如今皇家的那些公主郡主们,又有几个敢上战场的?

能够在权力核心圈子混的都不是笨蛋,虽然贾琦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可祁谦私底下跟他一说,他哪里不明白的?

贾琦也光棍,皇太后没有直接挑明,他就当做不知道。

贾琦不仅当做不知道,还利用这一点,把电磁反应实验给弄出来的。当然,经手的人其实还是工部的技术官员。

当电力被弄出来的时候,工部的那几个官员都吓死了了。戴梓当机立断,决定担负起责任,打算用自己的死把事情压下去。可谁让贾琏是虞部侍郎呢?谁让贾琏偏巧有事儿找戴梓呢?戴梓最后还是没有死成。

为此,贾琦特地上了暗折。

那个时候正好是太后摄政两周年的好日子,太后兴致勃勃地带着三位参知政事参观了工部的相关试验,然后问身边的臣子们应该怎么做。

祁谦和梁鉴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早就一团混乱,反而是贾琦,他直接就说:“既然这雷电之力可以人为掌控,臣更关心的是,我们能够从中得到多少好处。”

皇太后就道:“爱卿是说,好处吗?”

“是的。太后娘娘”贾琦道,“既然这线圈转动之时会产生电,那么,这电能不能让线圈转动起来呢?”

“爱卿的意思是说,那些纺纱机织布机吗?”

“太后娘娘,不止纺织作坊上,就是□□制造、火器制造,还有别的东西,都可以用上。如果真的能成,那么,工部和工部下面的各种作坊的产能至少能够翻一番。”

“既然如此,让工部继续试验。”

“遵旨。”

这次的事情是一次试探,结果让贾琦十分满意。

年轻的太后够开明,新帝又年幼。只要安排得宜,等新帝长大,大魏说不定连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要完成了。

这对于提高华夏的竞争力绝对是有好处的。

有那么一瞬,贾琦觉得,自己让先帝染上鸦片瘾真的是太值了。如果先帝还或者,那自己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先帝绝对会让工部死一大批人。

工部的这些技术官员,放在后世,妥妥的就是科学院高级院士,随便哪一个,贾琦都损失不起啊。

因为太后的命令,贾琦对工部下达的保密令并且额外给工部发了大红包,让工部官员多领了三倍俸银的杂料钱。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工部各种成果不断,当然,作为实验记录的手札也是堆满了工部的资料室。

跟西方社会的理论指导实践不同,大魏工部妥妥的是实践出理论。往往成功的实验都已经一大摞了,才会有最后的总结报告出来。

为此,贾琦不得不引导工部相关人员去思考里面的必然规律。

在这个基础上,大魏工部也出了许多科学实验报告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