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力行(3/3)

由。

王任发连声叹息着。“可惜这么好的官,杀个坏蛋,不受奖就算了,还得吃官司坐牢。现在这些事闹得,咱老百姓都看不懂咯。”

王妈妈接了一句:“唐杰是好人。老天会保佑他的。听他的老婆也是个好人呢。这才叫好人有好报!”

十年后,江南忽然出了轰动全国的毒大米事件。三亿亩农田因为灌溉含有超量重金属的河水遭受污染。三亿亩农田啊,那得产出多少大米?重金属是不可降解的,除非把它挪个地方,可是挪到哪里不是污染呢?那么已经花费了巨额支出的商家愿意自损财路、壮士断腕般销毁这些白花花的财富吗?不然,这些出不了国门的大米又到哪里去了呢?

他好像明白了雷宁可放弃原则也要支持唐杰的勇气来源。

专家在电视中苦口婆心劝商家在采矿之时,务必慎重斟酌,为了追求蝇头利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实在是不可取。老专家做了一个分析,要想彻底改造治理好这三亿亩农田,需要六万亿农田改造费,整个国家近十年的gdp啊。

那些疯狂开采的矿石究竟为我们创造了多少财富?值得我们付出儿孙的土地资源与现代人的健康做代价吗?

江浩寒由心生,谁能阻止这一切?无数的疑问在他脑中纠缠,如钢刀、如利剑,令他的良心备受拷问。如果无人来管这些潜在的问题,后果会如何?国民贫病,列强入侵,圆明园的滔天大火在他脑中烧,烤痛了他的神经。

我该怎么办呢?我该怎么办?

“成大事者,无拘节。”雷的话像雷霆般击溃了江浩胸中阴翳。

从那时起,江浩养成了看新闻与分析新闻的习惯,天南地北无一放过。

“眼界愈开阔,我们犯错的机会愈少。”这是唐杰的话。“因为行为的后果都有两面性,决定行为后果的好与坏,取决于你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够大,不够全面的话,就如同盲人摸象,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就大。”

江浩在后来成为最高统帅时,放弃了一次战必胜的机会,换取了一张在可怖的核阴云下四十年不战的和平协议。

引咎辞职的江浩在回忆录中这样剖析自己决策的原因:

我为什么放弃一场必胜的战争?

我的恩师一直教导我,每做一个决定,必先问其利弊,要问利弊,先要选取参照物。我的参照物是战乱后数以亿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场景。

我不以为一场扬威地球的战争能弥补百姓心中无可安居的伤痛。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