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力行(2/3)

了门,看着头破血流的江浩,内心斗争激烈。外面发生的一切,的两扇破旧门板哪里挡得住,众人的议论更是挡不住。

他看出了江浩的诚意,也明白大家的没错。多少人服刑之后就撂开前事不提,登门谢罪,自请代子尽孝的事那只在故事里才有啊。

他真正犹豫了。王妈妈依然在大叫:“让他滚。别在这里演戏了,我一辈子不想见到他。”

最先提出原谅江浩的那个婶子,抢在她关门前挤了进去。在王妈妈耳边悄悄嘀咕起来。一边一遍指着江浩的头,一脸不忍。很明显是在帮他好话。

江浩心中非常感激帮他进言的村民。再想想刚开始他们对自己过去做出的评价。

原来这世上真的没有绝对的善与恶,爱与恨。而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之间的转换竟然在片刻间发生了。原本对他抱着痛恨心理的人现在全部接纳了他的悔过,把他当子女般心疼了。这就是我们善良的中国人啊。我们朴实宽容的百姓。

江浩切实体会到唐杰那番话的含义。如果危急关头能够冷静的用理智和爱心感化罪犯,或者真的可以化解许多本可以不发生的悲剧。

这应该也是兵不血刃的另一种解读吧。

王妈妈最终被江浩的诚心感动,原谅了他。在众人的劝下,认下了江浩作义子。

江浩微薄的津贴只够给二老买一身廉价的衣衫,可是老人已经开心的合不拢嘴了。江浩心中微异常酸楚。农民的淳朴,让他倍受震撼。认下义父义母虽是一时冲动,可是这一刻他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为人子的责任感。老人从接纳他的那一刻起,给了他真正的父母之爱,毫不掩饰的心疼。“孩子,你正读书,缺钱吗?不用给我们买东西。有你,我们就很开心了。”

“爸,妈。现在儿子没办法赡养你们,等我毕业了,一定想办法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看着老人花白的头发,东倒西歪的院墙,他深深为自己的过错懊恼,暗自发誓要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王任发和王妈妈握住江浩的手,一个劲儿:“孩子,不用操心我们。好好念书,将来当个唐杰那样的好警官。我们就满足了。”

江浩很吃惊。“你们怎么会认识唐——局长?”

王任发把他带到门外,指着村后的大山:“我们不认识唐局长。可是他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当年那个霍华在山上搞了一个采石场。才三年,庄稼收成不好了。连年干旱,还有不少人莫名其妙的得怪病。后来有从南方打工回来的人:“采石场有重金属污染。将来废水流到哪里,哪里的地就不能种庄稼了。吃了会得各种病。”

学校里的老师就匿名写信告到有关部门,上面来了人,取了土样和水样去分析化验,据真的有毒,可是最后也没人管。他们霍华后台太硬,如果不是唐杰击毙了他,谁都没办法扳倒他。

有胆大的人联合到北京上访,半路上被霍华的人拦下来打了一顿,押回村里,放狠话再去打死。年轻人就全部去打工,留下老人等死。唉,简直没活路啊。”

江浩:“政府就不管吗?”

“管了。所以霍华为了掩人耳目,出大价钱买下了采石场附近所有的山林,田地,那些人都在外面镇子里买房子搬走了。后来发现这一带山场全是矿脉,卖山林卖地的山民都发了财,有的还搬到阴山市里去了。最里面那座山里的村书记,卖完了集体的山地,官都不当了,跑到外省去做生意去了。有人他聪明,这是躲祸哩。”

“后来就没人告了吗?”

“直接被污染的都不告了,我们这些离得远的,有什么理由告?幸亏干旱少雨,不然污水流进河里,我们这下游的百姓就得卖掉土地出去讨生活了。你看现在还有几个年轻人在家了,反正庄稼收成不好,有人干脆就抛荒土地出去打工了。你看村东头那房子都倒了也没人管,他们大概不准备回来了。”王任发叹口气,“我和你妈是觉得没奔头,才留在山里混吃等死哩。”

江浩惭愧的低下头。王任发望着满畈青碧的稻田,意气风发的:“孩子。莫难过!有了你,我和你妈有盼头了。现在,我们劲鼓得足足的。别看现在我们家不咋样,要不了几年我一定叫它大变样。”他一指村前大片丘陵。“那是咱家的地,我想好了,从今年起栽上桃树苗,十几亩哩,别人一亩地挣五千,我算一半吧,一年也是几万块。好好干几年,不定还能盖上新楼房,给你娶媳妇呢。”

王妈妈在围裙上擦着手,喜滋滋的:“儿子长得这么俊,又有学问,准能挑到镇里最出色的丫头。”

江浩被他们得脸红,急忙追问王任发采石场后来的事。

“爸,那采石场最后怎么了?”

“最后?”王任发一抹脑袋,想起来自己的半截故事。他一拍脑门,笑道:“最后不是出了个英雄局长唐杰,一枪崩了那个坏蛋霍华。嘿,真是解气呀!这矿场当时就被土地资源局查封了,就地坑填了矿渣,这样就是山上发洪水也不用担心污染了河水。咱们这一带的土地总算是保住了。”

江浩恍然明白当初唐杰做出选择的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