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五十六章钟鸣鼎食(2/3)

一下把人家手头有的二十瓶全买了吧?你这孩子,看看其他人,咱们是什么人家,买东西怎么能还价呢?”

我见赵王的茶杯空了,顺手给他斟满,笑眯眯地道:“父王,管仲,白圭……嘻嘻,不可以还价吗?”

赵王拿我没辙,无奈道:“可以可以,一千两不够的,先给你一万吧。”

见赵王无管教我的意思,包氏只能扮演严母的角色,怒气冲冲地道:“康儿,一百两的东西你只给人家五两?你居然如此仗势欺人!”

赵王劝道:“康儿没错啊,你莫骂他。他不是解释了吗?管仲家里很穷,年轻时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每次分红都要多占便宜,后来鲍叔牙推荐他做了齐国丞相,管仲利用齐国近海,有鱼盐之利的优势,大力兴商,使齐国变富,变强,终于将齐桓公捧成了春秋首霸。白圭是个商人,因商入政,为魏国丞相。有这样的先例,康儿压价也没什么。”

齐桓公真的是管仲一手捧上去的。管仲死后,齐桓公益发宠信小人,堂堂一代霸主竟然孤零零地被心腹囚禁,也不知是饿死的病死的还是气死的,尸体生蛆才有人知道。可怜啊。

其实管仲临死时还劝齐桓公杀了易牙、竖刁、开方,齐桓公不听,为什么?当然是因为那三人“忠心”啦。齐桓公随口说了句没吃过人肉,易牙就杀了自己的儿子煮熟了献上来;齐桓公好色,后宫庞大,美人们争风吃醋,也挺麻烦,竖刁自宫,入齐宫管束那些美人;开方是卫国公子,回老家只需几天,但他在齐国任职十五年,始终不曾回家。将君上的话记在心里,为君上分忧,劳而忘家,多忠心啊,比贪财揽权的管仲忠心多了。管仲可是倚仗功劳,老是大叫,“臣贵矣,然而臣贫。”“臣富矣,然而臣卑。”“臣尊矣,然而臣疏。”简直是贪得无厌,孔丘就评价说他“泰侈逼上”。最后,正是那三个“忠臣”囚禁整死了齐桓公。小时听赵王讲了这个故事,我从此牢记“大奸似忠,大恶伪善”,尤其是把“忠义”挂在嘴边上的人,我绝对怀疑其用心,比如丘处机。

穆氏父女听到齐桓公当然不会想到这些,他们想的只是:这个赵王真够宠儿子的,王妃一发话他就转而护儿子了。

包氏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觉得,他压价压到那么低,人家岂不是亏死了?简直是白抢,这不是仗势欺人?”

可恶可恶可恶,什么事都是我不对,我做什么都不合你的意,是不是?

我抗声道:“我哪里仗势欺人了?你就这么不相信我!那个南洋商人被宋国官府的宣传骗了,以为我们还在茹毛饮血,以为气味辛辣的桉叶油在中都能卖个好价钱。哈,他来了才知道我们的贵族比宋国的更会享受,更脂粉气,全都用什么桂花油、杏花油、玫瑰油,他的桉叶油根本卖不掉。我去看时,他还骗我说是什么海国之宝,开价一百两,不过我识货,就是从桉叶树的枝叶里提出来的嘛,这玩意南洋有的是,值不了一两,我出五两已经是看在他千里迢迢运来的份上了,当真给一百两,他反而会笑话我有眼无珠。那家伙还不信邪,在这儿开了家胭脂水粉铺,居然又进了十瓶桉叶油,摆了一年多也没卖出去,我明天去买,给他三十两就行了,他不卖给我才会血本无归呢。”转向穆念慈道:“穆姑娘,明天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那的货挺丰富的,你看中了什么,我帮你砍价。你出嫁那天一定要好好打扮一下,我母妃她不用脂粉,每个月领的宫粉都分给丫鬟了,还没得送你呢。”

穆念慈望向杨铁心,见他微微摇头,低声道:“谢小王爷好意,我不用那些的。”

包氏说不过我,很不高兴地对赵王道:“你不要给他那么多钱,他又会乱花。”

赵王歉意地道:“你还不知道康儿吗?他会让店家记帐的,人家拿着帐簿找上门来,结果还不是得我付钱,倒不如直接给他了。”瞪了我一眼,拉回话题,“你没事就去各家拜访一下,见见那些女孩儿……”

真无聊。扔下一句“灵智上人受伤了,我去看他。”我飞也似地离开。

过了半个时辰我才回来,后来包氏还请穆氏父女一起去客厅用了晚饭,当然是一人一案,穆氏父女都在帘外。

虽说王府宴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过好像我把赵王府都掏空了,只能家常便餐。雕花蜜煎有雕花梅球儿和雕花红团花,砌香咸酸有水红姜和砌香葡萄,下酒是嬭房玉蕊羹、鲜蹄子脍、鹌子水晶脍、鸳鸯炸肚,对食是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见风消、玉露团、过门香、丁香茶鸭、金玉满堂、天麻鲤鱼、藿香浸腰片、锅仔筒笋牛腩。冷盘和平日不同,除了我爱吃的卤猪舌、卤鸭翅膀、咸鸭蛋、凉拌黄瓜外,还有一盘我特地吩咐厨房做的呛虾。就这样子,穆氏父女已经矫舌不下了。

有点不对劲。

金大师明明说包惜弱、穆念慈都是善良到了连只蚂蚁都不会伤害的人嘛,可她们两个和赵王、穆易一样吃了呛虾。就是新鲜活蹦的虾子,用手拈着,沾一沾作料丢进口中,吃去虾肉后,吐出的虾头还在颤动,这多残忍啊,虽然滋味鲜美。我是唯一没吃的,我从不吃生食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