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的时刻】(3/4)

立即参入战斗,擒杀敌军四千人,通谷拿下。

兵至龙门。龙门守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险为营,连绵三十余里,张威凿山开道,绕道西岭从后展开攻击,赵俨败走,蜀人惊恐。守卫剑阁的谦将敬豪、守卫平林的梁岩投降。王谦命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万大军攻打利州,并围堰水攻。利州总管豆卢勣,带守军两千日夜防守。前后坚守四十多天,一直等到梁睿大军到来。达奚惎闻梁睿将至,便分兵据守开远,开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梁睿派上开府拓拔宗取剑阁,大将军宇文夐攻巴西,大将军赵达带水军入嘉陵江,又以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分道攻打达奚惎,以达奚长儒攻打利州蛮人武装杨永安。梁睿自剑阁入川直逼成都,达奚惎、乙弗虔见大势已去,便秘密联络梁睿,愿意戴罪立功,临阵倒戈。

可惜,王谦对此毫无察觉,对两人仍然信任有加,在决定亲自率军出城迎战的时候不但把达奚惎、乙弗虔留下守城,还以达奚惎、乙弗虔的儿子们充当自己左右军的统领。王谦将精兵五万列阵城下,梁睿开始冲阵,没多大会王谦即大败,诸军叛变,王谦想入城据守,哪知达奚惎、乙弗虔已经关闭城门,不让进了。

近年关,周帝再次发布任命书,以杨坚为相国,总理国政,去掉了都督中外、大冢宰的封号,进爵位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随王上朝赞名不拜,加九锡之礼。杨坚接受了随王封号,但是只接受了安陆等十个郡的采邑。二十郡算什么,他要的更大。

新时代的到来公元581年,大周改元大定,与此同时,相国杨坚的威望和权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长安城弥漫着浓浓的要变天的味道。大周皇帝诏命,以隋王杨坚任相国总百揆加九錫,隋王开府置百官,独孤氏为王后,世子杨勇为王太子,杨坚离至尊的位子越来越近。能掐会算的开府庾季才嗅觉敏感,他第一个站出来劝杨坚上应天命,早行禅代之事,人们都知道,庾季才是个懂天命的人,他的话够分量有影响力。

大周的重臣们开始觉醒,大家作为政治场上的老狐狸,嗅到了变天的气息,审时度势之后开始争先恐后地劝杨坚再往前迈一步,一小步就够了。

有了李穆这道表,杨坚觉得行禅代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回复李穆说:公对我有恩德,又是父辈,既然你说话了,我没有不从之理,今月十三日即上应天命。

杨坚算是给足了李穆面子,但另一方面,竟然把篡位的责任推到了李穆身上,好在李穆乖巧,照单全收。杨坚还没忘记一件事,即他如今仍然是普六茹坚,既然要做皇帝,索性做中原之主,离蛮夷远点。

好好的汉姓不用非要改为代北胡人的部落姓氏,在中国走向大一统的前夜,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杨坚的主导下,大周再次改制,一举废除了自宇文泰主政以来的赐胡姓制度,所有赐给胡姓的人全部恢复旧姓,就这样,普六茹坚改名杨坚,大野叔德改名李渊,拓拔显庆改名李穆,其他宇文泰恩赐的九十九姓都恢复了旧姓,一切都恢复到永熙年的状态。那种以改胡姓为荣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汉制再次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流。汉人士族一片欢庆。

当初。对佛道信仰的全面解禁让杨坚赢得了全国宗教人士以及信众们的支持,如今恢复汉姓又取得了汉地世家大族的拥护,杨坚现在不想称帝都不行了。

又一出禅让大戏上演。周帝下诏移居别宫,命太傅杞公宇文椿奉冊,大宗伯赵煚奉皇帝玺绂。经过了一番既定程序,一个说我让了,一个说我德薄不堪大任,半推半就之间大周禅位于隋。

公元581年二月,杨坚自相府身穿常服入宫,在临光殿改穿纱帽、黄袍。戴远游冠,接受册书、皇帝玺,大隋朝正式建立。至此,大周朝自天王宇文觉撇开魏帝单干至宇文阐退位历五主二十四年而亡。兼太傅、上柱国、邓公窦炽在南郊设坛柴燎告天,新帝大赦。改元,以北周大定年为开皇元年。

杨坚做皇帝,独孤氏为皇后,祖上也跟着沾光,地下的杨忠从随公升级为武元皇帝,杨忠媳妇吕苦桃也夫荣妻贵号为元明皇后。有升有降,大周宗室诸王全部降格,周静帝为成为介公。当然。继续做公爵也是幸福的,只是他们得幸福会走多远,没有人能保证。杨忠的儿子成为帝国老大。忠字就成为杨忠专用,连与之谐音的字都不能用了,所以门下省负责人侍中只好改称纳言。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相国升级做皇帝,相国府属员们也跟着升级,相国司马高颎升为尚书左仆射兼任纳言。相国司录虞庆则升为内史监、相国内郎李德林升为内史令,大家都从杨坚的家臣成为帝国的大臣。杨坚热热闹闹登基。周宣皇后杨氏闷闷不乐。

当初,郑译矫诏以杨坚辅政。杨丽华还挺高兴,现在自己父亲取而代之,自己也从皇太后下位,心中愤恨,杨坚也觉得对不住孩子,将其改封为乐平公主,想让她改嫁,但是杨丽华发誓不嫁。上柱国窦毅之女听到杨坚篡位的消息后,愤恨地说:恨我不是男子,不能救舅家的祸乱。

吓得窦毅赶紧捂上了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