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登基】(2/3)

被西魏政府送回来了。

对于萧循的回归,萧绎很头疼,当初正是自己出卖了萧循,如今萧循被西魏礼送返国,他到底要做什么?萧绎猜不透西魏方面送萧循回来的目的,萧循的资历、威望在梁国宗室中是翘楚人物,他该不会是来和自己争权的吧。

事实上,事情一点也不复杂,当初萧循投降的时候。宇文泰曾经承诺送他返回梁国,不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萧循在长安呆了不少日子,宇文泰只字不提南返的事。

萧循对祖国的安危非常关心。看当前的局势,萧绎将侯景灭掉,已经建立了不世功勋,登基是早晚的事,梁国的希望在江陵,萧循想到江陵帮忙。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梁国宗室,一直呆在西魏也不是个事。

萧循拜托老朋友刘璠帮忙,刘璠一口应承,但是。当刘璠向宇文泰提起萧循想回国的事时,宇文泰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

宇文泰对刘璠很敬重,经常让他陪侍左右。

有一天两人在一起闲聊,宇文泰随口问道:我可与古人谁比拟?

刘璠回答道:过去,我一直把你看做商汤、周武那样的贤君,不过很遗憾现在看法改变了,你连齐桓、晋文这样的霸主也不如。

宇文泰笑道:我哪里敢跟天子比。但望能做伊尹、周公罢了,不过要说我连齐桓、晋文也比不上,给个理由吧!

刘璠回答道:齐桓公使三个亡国复存。晋文公讨伐原国的时候不曾失信于人。

刘璠不愧博学之士,出口皆是典故。

“齐桓存三亡国”,说的是第一年宋国伐杞,国君出逃,齐桓公修筑缘陵城让杞人复国;第二年,狄人攻打邢国。邢国国君跑到齐国避难,齐桓公又帮助他修筑夷仪重建邢国;第三年。狄人攻卫国,卫君又被打跑了。齐桓公修筑楚丘城帮助他复国。不过,刘璠说了半截话,全句说: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德薄。齐桓公帮助三位国君复国,人们还是说他德行不够。

“晋文伐原”说的是晋文公包围原国,与谋士们说只用七天破城,但原国很顽强,到了第七天仍不肯降,重耳如约退兵,有间谍报告原国已经坚持不了两天,手下谋士们请再等一等,重耳道:得到原国而失去诚信,损失更大。于是退走,走了还没有三十里,原国就投降了。

文人喜欢卖弄知识,喜欢让人听言外之意,话又说回来,这样说话也有风险,因为只有听得懂的人才能明白言外之意。

宇文泰虽出身代北武人,却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所以这些典故难不倒他。自己曾经答应萧循回国,如今一直没有放他回去,刘璠这是在用典故激我啊。

宇文泰听出弦外之音了,听懂了说明自己有学问,所以宇文泰很高兴,不由自主地拍起了巴掌,开怀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就不要用激将法了。

看到宇文泰兴高采烈的样子,刘璠知道自己成功了。

过了几日,宇文泰命人传萧循来见。萧循施礼毕,宇文泰并不绕弯子,直接问道:大王是要到荆州还是到益州。萧循道:愿意到江陵去。江陵的萧绎称臣西魏,虽然不如萧詧贴心,但到底名义上属于西魏的藩国,萧纪自恃蜀地天险,并不曾与西魏往来,所以,萧循到江陵还是符合魏国利益的。宇文泰大悦,当即厚赠萧循,并许可原梁州文武官员随行南返。于是萧循带着属下上千家浩浩荡荡上路了。

消息传到江陵,把萧绎吓坏了,心中暗道:这位兄弟带这么多人来是跟我争位?如果是别人,萧绎早就暗暗派人去行刺或者截杀了,但萧循是宇文泰送回来的,萧绎不敢轻举妄动。

萧绎派出一批批人马打探萧循的行踪,但见萧循大队人马毫无异常,到了江陵后萧绎没有马上去跟他见面,让萧循把大队人马留在城外,萧循和家人暂时在驿馆歇息。当夜,萧绎命人扮作盗贼打劫了萧循,将萧循随身所带财物悉数盗走。

对于这些,萧循心中有数,在萧绎的地盘上,盗贼是谁不是明摆着嘛。但他并不道破,这也是萧循聪明之处,这次回来是做臣子的,得让人家放心。七官啊,财物算什么,我什么都会给你的,你急什么?天亮了,萧循命人先向萧绎报到,并将随身所带马匹军器全部献给萧绎。

应该说,萧循这幅药算是对了萧绎的症候,萧绎一颗心终于放到肚子里,原来这哥们不是来跟自己争位子的。只要不跟自己争。一切都好说,一切都好办,大家照样是好兄弟。

感动之余这才想起一直还没跟萧循见面,于是赶紧派人去传。两人见面后抱头痛哭,尽释前嫌。萧绎加封萧循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顿完萧循,萧绎大会文武,突然宣布逮捕王琳,将王琳下狱,并处死了王琳的副将殷晏。

说起来,王琳还是萧绎的小舅子。他怎么会突然对王琳下手呢?这个王琳却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剿灭侯景的大功臣。侯景主要亡于王僧辩和陈霸先联军,而在王僧辩军中,王琳和杜龛功居第一。

王琳出身会稽兵户,有姐妹二人为湘东王后宫妃子。所以他自小便跟在萧绎左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