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风云起涌】(2/4)

哥早死,二哥投敌,挡在自己前面的实际上就剩下了六哥萧纶。

以六哥那水平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他希望萧纶能老老实实地做他的荒唐王爷,不要妨碍自己平定侯景的大业。

为了警告哥哥,萧纶命左卫将军王僧辩、信州刺史鲍泉(前番鲍泉在湘州被锁回,此时重新启用)率水军一万趋江州、郢州,名义上去抵挡自建康来犯的任约。但两人派人到郢州要接邵陵王到江陵,并许诺将湘州授予萧纶。

狐狸尾巴漏出来了。萧绎这就是明防任约,暗图郢州。

说到底。萧圣人是不想萧纶做大,成为自己匡扶社稷的绊脚石。

要把潜在的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萧绎可不管你的动机如何,但他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国家现在四分五裂的状况,正如后世学者所言,假定梁朝宗室王爷们齐心合力,侯景不会有机会,宇文泰也不会有机会。悲剧不会就这么轻易发生。

王僧辩军至鹦鹉洲,早就对萧纶不满的郢州司马刘龙虎等偷偷送人质前来交接,意图里应外合消灭萧纶。有人看不惯,偷偷报告了萧纶,萧纶立即派儿子威正侯萧踬前往攻击,刘龙虎败走投靠了王僧辩。

萧纶非常恼火,他下书与王僧辩责备道:将军前年杀人之侄,今年伐人之兄,以此求荣。恐天下不许!

王僧辩见书自觉理亏,自己成什么人了?不过,也不能怪自己,自己只是奉命行事。既然邵陵王如此说法,还是听听主公的想法吧。

王僧辩将书信送到江陵,萧绎只有一个命令:进军!

一场火并已经不可避免。萧纶于郢城西园召集属下众将,流涕道:我本无他志。志在灭贼,湘东总是以为我跟他争夺帝位。所以来伐。今天的事要守则交绝粮储,欲战则取笑千载。可我也不能束手待毙,当于下流躲避。

属下壮士神情激愤,纷纷请战,萧纶不从,与萧踬自郢州北门乘小船逃向武昌。萧恪迎王僧辩入城,萧绎以萧恪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以世子萧方诸主持郢州,王僧辩升为领军将军。

萧纶逃亡之路异常艰辛,半道上遇到镇东将军裴之高,裴之高的儿子裴畿抢劫了他的装备。

武昌涧饮寺僧人法馨将他们藏在岩洞中。

萧纶的长史韦质、司马姜律领兵在外,听到主公失败的消息后,飞马相迎,萧纶于是收拾散卒屯兵于齐昌郡,北江州结栅自保的流民近万人归附。

前西陵郡守羊思达跟随陆土豪段珍宝、夏侯珍推萧纶为主,合谋送质于齐,计划与齐军联合进攻南阳。使者见到齐国皇帝高洋,高洋痛快地答应了,按照梁国的封号,萧纶为侍中、使持节、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承制,高洋又给萧纶加上梁王的封号。

侯景大将任约进军西阳、武昌,萧纶本打算等与齐军合兵一起抵御,但齐军按兵不动。

原来,萧绎发现,萧纶还真不是省油的灯,自己向西魏称臣,他去找东魏做靠山,以自己的实力对付东魏无异于以卵击石,萧绎不想冒险,于是也派人到邺城联络,此行虽然没有达到破坏萧纶同东魏关系的目的,但东魏方面答应不干涉梁国内政。

这就是齐军按兵不动的真正原因,萧纶因齐军未至,移营距西阳八十里的马栅。

任约派仪同叱罗子通率二百铁骑偷袭,萧纶没有防备败走,定州刺史田龙祖派人迎接,但萧纶以田龙祖是萧绎的人不敢前往,于是又返回齐昌。

行至汝南,西魏所属的汝南城主李素本是萧纶的故吏,开城迎接萧纶入城。

萧纶于是修补城池,收拾残卒,整顿兵马。

萧绎更加恐慌,怎么办?他想到了让长安方面出兵打萧纶,如果东魏干涉,到时候东西开战,自己只需坐收渔翁之利就行了。

萧绎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

宇文泰会出兵吗?

萧绎的人刚走,镇守安陆的西魏安州刺史马岫也派人求援。

萧纶在汝南操练兵马,马岫认为萧纶的头一个目标就是自己,孩哭抱给他娘,所以他请求宇文泰在萧纶练兵未成的时候收拾掉他以绝后患。

宇文泰当然不会放弃汉东之地,很快他便做出决策,重新启用杨忠,杨忠奇袭柳仲礼成为一个传奇,的确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

杨忠自擒柳仲礼平汉东后因为柳仲礼的告小状差点从万人瞩目的大英雄变作阶下囚,宇文泰爱惜其人才难得,仍然为他进爵陈留郡公。但是却剥夺了他的兵权,也算是赏罚分明。此后杨忠一直赋闲在家,这次得以重新启用。

杨忠同仪同侯几通率精骑一千悄悄出发。日夜兼程赶奔汝南。

公元551年二月,杨忠包围汝南,萧纶据城死守。

天气寒冷,西魏军数日攻城不下,伤亡惨重。

然而,世事难料,正在杨忠心急如焚之际,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扭转了局面,一直坐镇城头指挥城防的城主李素中流矢而亡。

忠于李素的将士们登时失去了斗志。魏军奋力攻城,汝南城破,萧纶被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