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攻坚战】(2/3)

,西兖州刺史邢子才位列大魏三大才子之列,为人警觉性很高,城内突然来了这么多陌生面孔他就觉得不正常,抓起来一问才知道侯景已经叛变,他立即传檄东方各州告诉大家侯景已反,各州加强警戒不要上当受骗。

名义上是河南十三州的军政首长,实际只能控制四州之地的侯景郁闷了,看看四周敌人如虎狼环伺,一向以计谋著称的他知道自己闹独立资本不够,要跟鲜卑小儿都下去必须借助外力。按照既定计划向宇文泰投诚吧,也许宇文泰能给他派援兵。手里有了人,河南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侯景遣人到长安报捷,西魏朝廷自然喜出望外,侯景的政治影响比高仲密可高多了,所以宇文泰毫不吝惜官帽,让魏帝元宝炬加封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郡公,不久又加大将军衔。

官加了不少,侯景并不满意,自己在东魏任司徒**河南,现在自己缺的不是官帽是粮草人马。显然,西魏方面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侯景深谙此道,他可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

于是,侯景又派人到江南面见梁帝萧衍表示以河南十三州归附,萧衍也搞不清楚侯景对河南十三州的控制力到底有多大,但是,显然这是一个兴兵北伐的重大契机,佛门天子萧衍高兴地昏了头。以侯景为大將军、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

萧衍比宇文泰厚道多了,既然侯景归顺了就是自己人,他还真没拿侯景当外人,封官之后立即派司州刺史羊鸦人等将兵三万带粮草趋豫州州城悬瓠接应侯景。

邺城方面反应也很快。

司空韩轨奉命领军讨伐。侯景从来没拿正眼瞧过韩轨,这家伙,不过一个喜欢啃羊肠子的家伙罢了。当然。侯景一向自恃肚子里弯弯绕多,东魏督将除了慕容绍宗谁也没入他的法眼。包括高敖曹、彭乐这些知名猛将。

虽然如此,面对气势汹汹的鲜卑铁骑。侯景不得不审视自己手里的这点兵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的谋略再牛,也得有人执行啊。

南朝离得远,远水解不了近渴,侯景决定先向宇文泰求援,同时派人将自己的苦衷向梁朝诉说以求得梁朝的谅解,向西边求援不过是权宜之计,我的心是梁朝的。

侯景很清楚,对付宇文泰这样的老江湖,空口许诺不管用,前者自己举河南投降,西魏方面除了加官进爵,实质性的东西如粮草、兵马一个大子也不舍得出。

侯景有办法,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得出点血!所以他向宇文泰许诺,只要西军肯来救援,自己愿意割让东荆州、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

这就意味着,西魏可以有效控制四城之地,可以绕过侯景直辖,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球再一次踢到长安。

宇文泰跟东魏实在是打怕了,高仲密投降引起的邙山大败殷鉴不远,所以饶是一个大馅饼放在眼前,他仍然不得不慎重考虑馅饼是不是有毒是不是诱饵。

元宝炬召集群臣公议。

想不到,这次西魏文武众臣的观点出奇地一致,他们都赞同老谋深算的尚书左仆射于谨的观点。

于谨认为侯景为人太过奸诈,对付这样的人,加官许愿没问题,但是第一不能出钱,第二不能出兵。

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那就太不划算了。

按照于谨的建议等同于放弃侯景,因为侯景之所以归顺归根到底还是希望依靠西魏对抗东魏,如果自己实力足够大,直接割据河南称王就是。

既然做不到侯景满意,这事就放一放,拖一拖再说。

见长安方面态度不明朗,侯景还没有做出反应,远在荆州的王思政着急了。

王思政在荆州任上已经干了三年多年,在这里树立了很高的声望。他刚来那会,鲁阳城城的护城河年久失修,他让手下都督蔺小欢监督工匠们修缮,没想到挖出了三十斤黄金,蔺小欢知道王刺史为官清廉,家里穷,黄金是天赐之物,算不上公帑,所以夜里偷偷给他送到家中,让王思政补贴家用,王思政收下了。

让蔺小欢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天刚亮,王思政就召集荆州各级官员到刺史府议事,告诉大家昨天修护城河挖沟挖出了金子,金子就这么多,咱们做臣子的不能私吞,还是交给朝廷定夺。

三十斤金子被封好送到长安,宇文泰很感动,下令有关方面对王思政通令嘉奖,一次性赏赐二十万钱。

王思政是一个公而忘私的人,所以,荆州士庶对他很钦佩。荆州在他的治理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有他坐镇鲁阳,侯景与他对峙多年究竟奈何不得。当然,王思政虽然守城有余。也无法突破侯景的防线。

现在,对头突然转向。

这可是上天送给朝廷收复河南地的一个大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长安公卿不了解河南局势坐而论道,他们这是贻误战机!王思政顾不得请示长安同意,立即率荆州兵步骑万余离开鲁阳向颍州的阳翟进发。

事实上,如果请示,被驳回的可能性机会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