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父母到家了

那人说:“你们去新野,不管是步行还是坐车都要先去襄樊才行。 ( .这里路偏,去不了新野。”“可是,我们就是从新野过来的。”我父亲说。

那人一听,说:“背道而驰了。”想了想然后说:“我估计你们可能是坐错公交车了。错把公交车当成了去新野的车。”

“啥叫公交车?”我母亲问。“公交车就是专门跑一个城市和其周边地区乡镇的车。襄樊离这里可有十八里地呢。你们一定是坐错了公交车。”

我父亲向他解释道:“我们俩在襄樊瞎转,看到一个车站有很多车,也不知道是什么车,也不知道哪辆车往新野,就顺便坐上了一辆车,才来到这里。”

“你们没拿车费吗?”“没有啊。我们就是身上没钱才想‘混’的。”

“那司机和售票员也没有问你们?”“没有啊。”那人一听,不禁奇怪道:“只能说你们俩运气好。”

“好啥好?要不是坐这辆车,我们离新野还近一些,坐到这里,反倒越来越远。”我父亲说。

“那你们还找那辆车坐回去吧。”“恐怕不行吧,”我父亲说,“那司机和售票员都认识我们了。”“那你们就只有走回去了。”

我父亲说:“只有这样了。”不过,我们走回去该从哪条路往回走?”那人用手一指说:“你们要从这里去襄樊,可以先过湘江桥,桥那边有条大路,大路两边全是白杨树,从那条大路往东,便可到襄樊去。”

那人说着,又望望我父亲,一边用手指继续指着那不远处的白杨树一边问我父亲道:“看到了没有?我手指的那里是不是有两排白杨树?”

我父亲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前一望,果见那里有两排白杨树,就点了点头。

那人见我父亲点头,就接着说:“就从那里一直向东走,不要拐弯,记住了啊。”我父亲意见嘟囔道:“一条大路两条狗,沟,一气通到信阳州。”

那人一听,说:“对,就这样。”(我父亲说的那两句打油诗是他说的一部叫《宋世杰告状》的书上面的话。)

我父母于是就照着那人指的路上了湘江桥。到了桥上,看着波涛滚滚的湘江水,我母亲忍不住又哭起来。因为她一路上忍饥挨饿一边四下看一边打听,却始终没有我的一丝音讯。

她总以为我已经死了,就趁父亲不注意,想跨过桥栏杆往下跳。父亲见状,慌忙扔下行李,拼命抱住她。我父母相互拥抱着放声大哭。

平静下来后,我父亲跟母亲说:“俗话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你现在还没有确定咱娃是死是活,就去寻短见。你要死了,万一咱娃没死,那岂不白死了?

还有就是,你娘家还有一个几十岁的老娘,那难道就忍心撇下她不管?”然后,我父亲有软语温言劝解了一番,母亲才略略止住。

两个人恢复常态,走上那条大路向襄樊走去。

到襄樊的时候,已是下午两三点钟。暮春的天气,太阳已略略有了几分暖意,晒得人身上热乎乎的。我父亲看到鳞次栉比的楼房,估计是已经到了襄樊,就在一条路边上坐了下来。

刚刚定下神,看见不远处停着一辆车,车的后面有几个好像是一家的人。只见有一个老年人,留着长长的白胡子,手中拿着一把唱戏用的大刀。另外还有一对夫妻,都穿着唱戏的衣服,紧身打扮。

在他们的身边有一男一女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也都穿着唱戏的衣服。

我母亲坐在那里闲待了一会儿,只想着回新野没有钱,就又哭了起来。

却说那白胡子老头正在路肩上练习耍大刀,忽然听到有人哭泣的声音,便停了下来。

当知道是我母亲在哭时,他便向她走了过来。老头问明我父母的情况后向他儿子——那个中年男子招了招手。那男子就走了过来。

老人跟他说:“这两人都是咱老乡。他们想回新野,身上没钱了,你帮他们想想办法。”那名男子一听,答应了一声“好”,就向路右边快步走去。

没过半小时,气喘吁吁地回来跟我父母说:“我打听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名开货车的,他也是咱们老乡,他说他现在刚好要回新野,愿意带你们。你们快跟我走。”

那人说完,就帮我父母拿着行李,找到那名司机,把他们送上了那辆卡车。

到了新野县城,已是下午三四点左右,我父母的肚子又开始饿了。因为他们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但不管怎样,总得往家走吧。

我父母于是就顺着那条通往我家的路打算步行回家。可是,他们很想找一些东西垫垫肚子。

走着走着,我母亲看见路边上有一大堆烂苹果,就下意识地走到苹果堆边。

本书首发于看书罔

本书来自 品&书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