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其他人并不知晓(2/3)

他的笑,淡淡的,却带着一丝别样的自信和迷惑人的力量。

“当今圣上自然不会,可倘若换一个皇帝,就不一定了。”

周媛被墨山送回住的屋子,她知道自己人微言轻,那些人不可能听她的。

“怎么办?怎么办,siri?”

周媛在屋里来回踱步,嘴里不断低声问着。

墨山就在门口,她也不敢把手机拿出来。

“信息太少,无法分析出结果。”siri的声音从她胸前传出,“不过以张另寅的表现,不会加害纪婶。”

周媛稍微放心了些,不再毛躁地来回转悠,而是坐了下来。

心一直无法沉静,周媛听从siri的建议,拿出一叠纸开始写字。

她身上揣着一笔巨款,不想交给阿嬷,便打定了主意增长知识,因此让周远文买了笔墨纸砚。

桌上摆着几本书,除了最基本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外,还有两本是《增广贤文》和《千家诗》。

书都是周远文用过的旧书,周媛但都依然保存完整。

周媛打开《千家诗》,铺开纸,拿起最小号的毛笔,摆开架势开始练字。

她的字并不好看,歪歪扭扭,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笔画墨重,有的却又淡得看不清。但,每一个字都写对了,就连笔画顺序都没有错误。

写了几个字后,周媛很快投入其中,小手慢慢地,一笔一划地写着,似乎忘记了担忧,忘记了身处何地。

也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一张纸很快写满,周媛抽掉,换上纸继续写。

当她抄完第十首诗后,突如其来的开门声将她惊醒,一抬头,就见纪婶走了进来。

“纪婶!”

周媛丢开纸笔跑了过去。

纪婶一把搂住了她,满脸疲惫,眼神呆滞无比。

“纪婶,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周媛关切问道。

纪婶摇摇头:“他们只是在向我打听一个人,一个我许久不见的人……”

周媛敏锐地察觉到纪婶的情绪不对劲,想到之前在正厅他们之间的对话,心中有所猜测。

“他们是要找那什么林府的人吗?纪婶,您不是说过,林府的人都死了吗?他们还要找谁?”

纪婶没有说话,她也不知该如何说起。

屋里一阵静默。

或许是因为周媛年纪小,又或许是因为经历这几个月,她对周媛不知不觉中已十分信任,因而过了许久,纪婶终于缓缓开口。

林氏当年的惨案,是因林太傅威望过盛,先帝猜忌引起的。

原本先帝并不打算除掉整个林氏,但因那几年先帝多次犯病,恐驾崩后年轻的太子制不住强大的林氏一脉,故而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林氏一族全数杀了。

林氏乃是当朝大族,林家出过三任丞相、六任帝师,每一届国子监祭酒都出自林氏。可以说,朝中绝大多数文官,都是林氏的弟子。

林氏一门,真正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因此,当林氏一案发生后,许多门人相互奔走,为其求助。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反倒令先帝更加愤怒,将所有为林氏说话的官员通通打入大牢。

林氏,就在一夕之间灭亡了。

林府的几位主子,全都身死,许多家仆也自尽于府中。

纪婶原本也想跟干娘去,但被大管家阻止。

她在林府低调不起眼,没有多少人知道她,外面的人也不会注意她。因而,大管家交给了她一个艰巨的任务。

将大小姐救出。

具体的过程她并不清楚,只知道被官兵带走关在牢里许久,审问过后,交了银子就放了出来。正巧遇到了前来救她的纪梁川,于是,在约定的时间,她和纪梁川一起去了南山的林氏墓地,将被埋了三日的大小姐挖出。

之后,三人连夜离开京城,一路过山淌河,避开人群,走了整整四个月,才回到慈溪县。

为不连累纪梁川,起初她和大小姐一起在宁波府住了段时间,后来才嫁进纪家。

林家嫡出的有三子一女,大小姐名清霏,文采斐然,曾引得求亲之人踏破林府大门,就连当今圣上,当年的太子,也对她心动不已。

林清霏容貌算上乘,性子却格外骄傲,扬言所嫁之人必不能纳妾,不可干涉于她,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直到十七才定下亲事。

而遭遇满门被灭的惨案后,林清霏毁了自己的容貌,在宁波府整日靠给人缝补洗衣糊口。

从十指不沾阳的千金大小姐,到学会自己生活做饭、洗衣劈柴,如今的她,已然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妇人。

是的,妇人。

纪婶的故事讲完,泪早已流干。

周媛唏嘘不已,想着那位傲气的林大小姐,感慨莫名。

“所以,他们是要找这位大小姐吗?可林氏都已经灭族了,就算找到她,她只是个女人,又能怎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