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自然是早有打算(1/3)

王妃纤细的手指打开纸条,美眸一览,瞬间为之一亮。

“我倒是忘了还有这个人!”

将纸条销毁后,王妃屏退左右,和明砺低声商议起来。

纸条上提到的人,人称永乐王,在皇室中地位较高,算是当今圣上的叔祖辈。永乐王今年才不过四十余岁,但威望颇高,就连武王见了也要恭敬叫一声王叔。

皇家最重嫡庶,永乐王虽然只是个王爷,但要论起来,他也是嫡支。他祖上是嫡出的皇子,只不过是幼子,无缘皇位。

而正帝这一支,却并非一直都是嫡出。所以不管是血脉的纯正,还是辈分,正帝都比不上永乐王。

永乐王最喜吃喝玩乐,他原本的封号是贤王,可时间久了,人们都忘了他真正的封号。

这位永乐王常年云游在外,谁都不清楚他准确的位置。

明砺只见过永乐王一次,那是几年前太皇太后的寿宴上。当着满朝文武和皇室的面,永乐王献上了一棵万年长青,把太皇太后逗得十分高兴,将其他人那些名贵无比的寿礼都比了下去。

那棵万年长青,至今还在太皇太后宫里精心照料着。

若是能得到永乐王的支持,那就相当于得到了半个皇室的支持。

只不过,这永乐王神出鬼没的,要去哪里去找他呢?

明砺陷入了苦思。

眼看八月快到了,丹娘带着两个姑娘风尘仆仆地抵达了京城。

周媛没有让两人住进周家现在的宅子,而是在靠近城门口的一家客栈里给她们开了两个房间。

原本丹娘她们应该是去武王府去见明砺,但如今武王府内外布满了眼线,太不安全。周媛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让丹娘她们远离武王府更为妥当。

应天府的桃源仙居生意十分火爆,每个月都有近数千两银子的进项。丹娘早已不再人前卖笑了,现在她退居幕后,对那些招来买来的少女们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多,礼仪是最重要的,琴棋书画可选择一样,这样一来更专精。

这些少女哪怕放在那些大族里都难以挑出错来。

周媛让丹娘培训这些人,自然是早有打算。

京城的风气不似应天府那般奢靡,因此,周媛并不打算再开一家桃源仙居。经过深思熟虑后,周媛决定开一家以服务业为主的山庄。

京郊有不少风景宜人的山庄,但大多属于皇室或者那些勋贵望族。这些贵人们很少会来,山庄大多都闲置着。其中原因,除了来去不方便外,更多的是吃住不习惯。

周媛打算就在城南开一家休闲山庄。

其实这类休闲山庄,在siri的描述中,在后世十分常见,最多的便是农家乐。

农家乐格调有点低,不适合那些达官贵人。周媛参考了不少文献,才定下了主题。

八月十四这一日,城东的一座别院前突然放起了鞭炮。

噼噼啪啪的声音惊动了附近的人,所有人都从家里跑出来观看。

这别院原本是一个六品京官的,几个月前转手卖给了别人,之后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进出翻修房子,却不见主人出现过,周围邻居们正好奇呢!

丹娘穿着一身鸦青色衣裙,满头秀发挽成灵蛇髻,只插了两支古朴的檀木簪,脸上薄施粉黛,清丽中带着一丝妩媚,让人眼前一亮。

“诸位贵客,今儿个是我们蓬莱仙居开张的日子,还望大家多多捧场。小女子在这儿提前祝大家中秋团圆。”

说完,丹娘施礼后,一转身进了宅子内,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看客。

第二日是中秋,自然没有人会上门。

之后的几日,庄子内依旧无人上门,丹娘开始着急了。

周媛却气定神闲地安抚住了她。

直到十日后,蓬莱仙居才终于迎来了第一波客人。

“这就是你说的好地方?也不过如此。”

说话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金黄色的华裳,戴着一顶金光灿灿的头冠,虽面冠如玉,但一脸的跋扈嚣张,眼角满是戾气,一看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年轻人身后跟着五个同样穿着奢华的公子哥,其中一人带着讨好的笑容:“世子爷,您别看这地方外头寻常,内里却是别有洞天。”

被称为世子的年轻人瞟了一眼大门上的四个字。

“蓬莱仙居?哼,好大的口气!进去看看!”

说着,他一挥衣袖,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进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影壁。青色的影壁上雕刻着三座山,山上云雾缭绕,四周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海面上几艘船乘风破浪,朝着三座山前进。

影壁的左侧题着一首诗,赫然是苏轼的《海上书怀》。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弩守市阔。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这些公子哥们目光只扫了一眼,并未多做停留。倒是落在最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