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给唐彦正名(2/3)
如今,她在这个世界里,除了家里人之外,称得上朋友的人寥寥无几,这两位大叔,算是她的忘年交,也称得上是她的贵人。
所以,她消,唐彦的身份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而且在以后的接触中,能够给予他相应的重视,就像是对待她一样。
见赵新勇和于天成看向唐彦的眼神里,不再如同往城样无所谓,福多多心情很美妙,笑容都大了三号。
私事说完了,福多多就换上了公事公办的口吻,和他们说起大右的事情来。
“两位大叔,按照咱们之前约好的,每筐大右的重量都是一样的,五十斤,只多不少°们要是不放心,可以再秤一遍哒。”
两人当然是不需要再秤的,而且心里头都非称定,每一筐大右最少也会多出个一二斤来。
这是他们对福多多的了解,也更是对她的信任。
合作这么长时间以来,福多多从来没有占过他们半点便宜,反倒是处处给他们多留些好处。
这年头,如此大方的供货商,实在是太难找了!
尤其是在乡下地方,大家的日子都过得非常拮据,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一样东西卖出十倍的价钱来。
所以已经习惯了各式斤斤计较的卖家买主的两个老商人,彻底被福多多的做事方式给震住了,心里头也更加佩服她了。
当然,也更加愿意与她合作了。
福多多大方爽朗地提供货物,自然也是抱着结善缘的初衷。
在她的观念里,要想做大事,必须得有大格局,不能总是在一些蝇头小利上面钻营。
或许,这就是观念不同造成的巨大差异吧。
福多多虽然身在古代,但是那些从小到大读过的书看过的东西,都镌刻在灵魂里,形成了她独特的性格。
这种性格,放在这个时代里,可能会有些另类,但是却更加凸显它的珍贵。
福多多的性格也是她今后成功的根源和动力。
解释过了大右的重量问题,福多多就帮着于天成将大右摆放在了柜台之上,然后瞅着他开始推销。
其实不用于天成怎么吆喝,就已经陆陆续续有客商过来了。
这段时间,于天成铺子里的主打产品就是卤蛋和毛右,许多往来客商都会过来买上一些。
大部分人都是买来自家吃,或者是送给亲戚朋友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精明的商人,在常春镇这里买完东西之后,会带到其他地方出售。
大家都知道赵新勇垄断了永平城和开远城的卤蛋生意,所以那些商人并不会去那两处倒卖卤蛋。
但是这周边,除了两个大城之外,还有许多和常春镇一样规模的镇子。
每一个镇子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生活富裕的人,这些商人做的就是这部分人的生意。
而且每个卤蛋的价格听起来挺贵的,但是细究起来,也不是普通人无法负担的。
所以,这些头脑灵活的商人,在于天成这里大批量购入卤蛋之后,倒腾到其他地方,转手就能赚上一笔,而且还供不应求,一个个都乐坏了。
无形中,给卤蛋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了。
同往郴样,陆续有人上门来买卤蛋,还有人想要买毛右,所以,于天成的铺子渐渐热闹了起来。
于天成告诉大家,毛右已经卖完了,然后顺势推出了大右。
他一边笑呵呵地请大家试吃,一边努力地追捧着大右的各种好处和珍稀难得。
结果,每一个尝过的人,都毫不犹豫地掏银子开买。
比当初卖毛右的场面还要火爆,于天成的铺子再次被挤得水泄不通。
在场的大多数都是商人,谁的脑子都不笨,见到这么好吃又不怕长途运输的水果,傻子都能看得出来“钱途无量”啊。
甚至有些人直接大手笔地成筐购买。
等到福昌来把货运到的时候,于天成不仅把先头的一批货卖光了,甚至已经欠下了好几个人的货物。
为啥会欠下?
因为这几个人来得晚,没有抢到,所以干脆就赖上于天成了,说啥也让他再给弄些货来。
于天成在问过福多多数量之后,这才敢答应他们。
而赵新勇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看着,生怕这家伙卖多了,连自己的份儿都给霸占了去。
后来于天成实在应付不过来了,就只得让其他人留下定金,承诺明天提前把货留出来。
就这样,等到福昌来一到,赵新勇立刻像是防贼一样,冲到了牛车旁边,将属于自己的那批货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然后不错眼珠地盯着于天成,等到他一搬够属于他的份儿,赵新勇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将大右倒到了自己的马车上。
当然啦,他自己的力气是不够用的,还是拜托了福昌来和唐彦,才能用最快速度搞定的。
跟福多多结清了账目之后,赵新勇就约定,明天要三车大右,每车能装十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