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血腥味】(2/2)

治上也算是大有作为,比如开疆扩土,帮助郑国平定内乱,但齐襄公在历史上之所以如此出名,因为他有一段著名的乱伦故事。齐襄公和自己的亲妹妹文姜相爱,并和妹夫鲁桓公争风吃醋,最终杀害了鲁桓公,成为历史笑柄。齐襄公除了有一个著名的妹妹文姜外,还有两个著名的弟弟,分别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管仲和鲍叔牙流窜到齐国后,认识了齐国的名臣召忽,三人感情非常好,经常在一起鬼混。管鲍二人来齐国虽然也是做生意的,量他们做的却是官场上的生意,说白了就是政治投机。当时齐国官场上的势力,除了齐襄公外,最有希望在日后继位的,就是公子纠。

在是否将政治赌注押在公子纠身上,三个人聚在一起,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召忽先表白了自己的立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三个应该抱成团闯荡江湖,不能分开。据我叛变,国君百年之后,公子纠必然继位,不如我们都投靠公子纠吧,将来咱们兄弟三人一起出将入相,岂不快活?”

还没等性格沉稳的鲍叔牙张嘴说话,做事老到的管仲就跳出来反对。别看管仲人品不怎么样,但他的政治智商非常高,管仲拈着胡须笑道:“从目前形势来看,公子纠继位应该问题不大。但所我所知,齐国人并不喜欢公子纠的母亲,因为她是个鲁国人。而小白从小就失去母亲,齐国人很同情小白。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敢保证小白就没机会?为了保险起见,咱们不如留条后路,我和召忽去跟公子纠,鲍公去跟小白。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万一公子纠失了手,咱们兄弟在朝中也好有个照应。”鲍叔牙和召忽觉得管仲说的非常有道理,就这么定了。

虽然公子纠和小白都是齐襄公的弟弟,但在家天下时代,只要是嫡子出身的君主,除非发生重大事变,否则其他兄弟是没有机会继位的。如果齐襄公能稳稳当当的做他的齐国国君,姜小白是绝对没有机会上位的。可偏偏天算不由人算,齐国政坛风云突变,引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管仲等人认为等齐襄公挂掉后,齐国的国君不是公子纠,必定是小白。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公子纠和小白之外,突然莫名其妙的杀出第三股势力,这位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就是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的父亲夷仲年死的早,留下了这么一个儿子,齐襄公姜诸儿的父亲齐僖公禄甫很疼爱这个侄子,视若掌上明珠。虽然当时的太子就是姜诸儿,但僖公还是提高了公孙无知的政治待遇,与太子平齐,“秩服奉养比太子”。

姜诸儿平白添了一个官场劲敌,自然横竖看堂弟不顺眼,等他继位后,立刻砍掉了公孙无知的政治待遇。人都是利益动物,谁都不会轻易放弃自身利益,公孙无知恨透了堂兄,密谋作乱。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公孙无敌叛乱成功,杀掉了齐襄公。齐襄公当初派大夫连称、管至父二人去镇守葵丘,事先讲好条件的,二人只须在葵丘守一年,等到明年瓜熟的时候就调他们回临淄。这就是历史有名的“瓜及而代”。

没想到齐襄公言而无信,第二年瓜都熟透了,连称和管至父也没等到齐襄公的调令,二人上书请求国君调他们回去。齐襄公却拒绝了他们的正当请求,二人当时就恼了,暗中联系了公孙无知,准备对齐襄公下手。做老大的要言而有信,不然如何服众?齐国的这场内乱,第一个责任人,就是齐襄公本人。

齐襄公并没有嗅到了宫廷内外的血腥味,继续花天酒地。这一年的十二月,齐襄公窜到沛丘(今山东乐安附近)打猎,没想到兔子没打到几只,却突然不知道从哪窜出一头野猪,在齐襄公面前吱哇乱叫。齐襄公被吓的从车上掉下来,结果把脚给扭伤了。

位之争……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