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结局:碧落黄泉亦相随(2/2)

里。

赵光义得知赵匡胤死讯,特命胡太医来验灵,在胡太医的和其他几位太医的见证下,赵匡胤毙于心绞痛,属于正忱亡。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一月十九日夜,赵光义以金匮之盟顺利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一年,公元976年十一月二十日,赵匡胤最喜欢的宸妃,服毒自尽与灵前。

太平兴国一年,公元97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赵匡胤的尸体同宸妃的尸体,在大军的护送下,启程运往京城。

公元977年,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二十五,赵匡胤葬于永昌陵(位于州巩义),尊谥号曰启运立极英武钅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宸妃陪葬其处,赐谥号曰贤惠德安孝敬皇贵妃!

仍有番外,请欣赏!

注释:“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烛影斧声: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即与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1]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案。

本小说历史正确数占百分之40左右,请勿全信。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