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一见如故(1/2)

孟九悄声出了房间,回身小心翼翼地将房门掩好。

正巧隔壁的房门“吱呀”一声也在这时开了。

孟九下意识地回头看时,只见是昨夜送消食茶来的那个姐姐〔只十**岁年纪,穿一件银红色比甲,娇绿百褶裙♂垂挂髻,戴一副水绿色珠花,前额一圈碎发,愈显得俏丽。

孟九承她昨夜那盏茶的情,转身笑吟吟地同她问好。

这婢女有些惊讶,“你怎么起这么早?”

这时才不过是寅时末。

孟九笑道:“亏得姐姐昨日送的那杯山楂陈皮茶,我昨夜休息得很好,今日早早便醒了,这时要去找小二送水上来。”

这婢女看小姑娘穿一身白绫袄,桃红色裙子,头上整整齐齐地梳着两个小角℃容红润,眼睛清亮,果然是精神奕奕。

婢女微微一笑,转身轻轻合上房门。

房里的一豆烛光消失在门后。

婢女招了招手,示意孟九一起下楼。

孟九奇怪道:“姐姐也要叫水么?我去就好啦!我让小二先给姐姐的房间送水。”

婢女笑而不语,拉过孟九的手,桥她走下楼梯,往厨房里去。

厨房里这时还没有人,婢女打开灶门,往里填了一把干草,拨了拨火棍儿,凑在灶口轻轻将火星吹旺。

火苗顿时蹿了起来。

婢女柔声道:“谢谢你的好意∫家公子在读书,我们不好在门前说话∫也不是要打水,是下来给我们公子泡茶。”

孟九道:“是山楂陈皮茶么?”

婢女笑道:“是庐山云雾茶。”

又问说:“你知道庐山吗?”

孟九笑道:“横看成岭侧成峰嘛!我知道的,只是不曾去过。”

婢女笑了笑,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纪,还挺会背诗°是哪儿的人?”

孟九道:“浙江人。”

婢女点了点头,道:“我们是贵溪人°还不知道贵溪吧?”

孟九挺了挺小胸脯,不服气道:“我知道的!”

她过去听父亲说过贵溪出了个很年轻的翰林。

“哟°知道的还挺多。”婢女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起身去看水滚了没有。

孟九跟在她身后。

婢女转头笑道:“你别跟着我,小心烫着。”

孟九吐了吐舌尖,却没走开,探头看她洗杯泡茶。

滚水冲进茶杯,汤色明亮、茶香四溢。

孟九不禁深深吸了口气,馥郁清香。

婢女笑道:“你喝茶吗?要不要也给你泡一杯?”

孟九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婢女道:“我先把茶送上去,你在这稍等我一会儿。待会儿我帮你把锅里的滚水兑温了,使人送上去♀么冷的天儿,不好用冷水。”

孟九倒不讲究冷热,她自经历过那场大火后,不知怎的竟不甚怕冷。但顾及林月娘,还是点头答应了。

等回到房里,林月娘也已起了,笑着问她怎么去这么久。

孟九笑道:“遇到了隔壁那个姐姐,便多聊了两句。”

林月娘不以为意。

小二送了热水进来,林月娘洗过脸,把头发梳成一个发髻,戴了银丝鬏髻,周围插上一圈小簪。

孟九正在收拾包袱,突然听见敲门的声响,便退手上的事情跑去开门。

门外站着笑吟吟的婢女,她将手里两个油纸包递给孟九,笑道:“我们要走啦!这两包是山楂陈皮茶,送给你的,省得你又吃多了难受。”

孟九羞赧道:“我不要∫也不总这样。”

婢女笑着将油纸包往她怀里一推,道:“我家公子都这样说了,你就收下吧!”

孟九没奈何只好收了,问说:“你们要去哪里?”

婢女笑道:“要去京城,路远着着呢!所以要早点赶路。”

“是啊!”孟九点头附和,笑道:“那足们一路顺风。”

婢女含笑告别。

孟九关上门回来,将油纸包放进包袱里。

林月娘正对着镜子擦粉,看着铜镜里小小的孟九,头也不回道:“你怎么不告诉她我们也要去京城?结伴而行岂不互相有个照应?”

孟九笑道:“我怕给人添麻烦≠者,她家是个公子,总不太方便。”

林月娘深以为然,不再提这话,起身捉了孟九过来,也在她脸上搽了些粉英。

两人早点用了一屉小笼包一碗豆腐花,到卯时末才离开客栈。

迎面有一支马队簇拥着一辆马车到达。

身穿湘妃色潞绸对衿袄,下着白挑线裙子的女子由人搀扶着踩着小凳子款款步下马车,低头时发间钗环撞击,声音清脆悦耳。

这女子在马车前站定,慢慢抬起头来。

只见一张白皙脸孔,姿容清丽〗道弯弯秋波眉,一双迷离桃花眼,眼波潋滟,楚楚可怜。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