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骗(1/2)

见鬼!他怎么知道这死丫头是几岁?乞丐心里骂着,面上却做出一副悲苦的样子,唉声叹气道:“现如今都十三岁了,还这么痴痴傻傻的。”

十三岁了啊?看起来才和她家十岁的孙女一样大。老妇心中不忍,再次取出荷包,将里面事的十数枚铜板都倒进了乞丐的碗里,道:“孩子现在还小,这痴傻儿的病以后或许还能治好,你也宽宽心♀天冷,你就别让她在这跪着了,先找个暖和的地方让她填填肚子吧。”

乞丐心里乐开了花,暗笑这老妇蠢笨,老妇的话他左耳听到,右耳就当个屁给放了,嘴里却连声应道:“是,是。大娘,您菩萨心肠,好人好报,以后一定多孙多福!我们父女俩给您磕头,磕头!”

他说着,转头喊那女孩子。

“丫头,丫头!快过来给大娘磕头!”

那女孩子慢慢地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却不起身。

老妇忙摆手道:“不必不必。”

乞丐有些尴尬,更多的是恼怒,目光凶恶地狠狠剜了女孩子一眼,回头对老妇赔笑道:“孩子不懂事,大娘莫怪,莫怪。”

“不妨事。”老妇道:“她还小,怕见生人,你也别怪她。”

乞丐点头应是。

老妇绕过他,走向那挺直脊背跪立着的女孩子。

倒是个清秀孩子,只是天冷冻红了脸。老妇想到,在女孩面前蹲下身,和蔼地看着女孩微笑。

女孩也看着她,紧紧抿着唇。

“你别怕。”老妇柔声道,低头将竹篮上盖着的白布掀开一角,从中拿出了一个还散着热气的馒头,伸手递给女孩。

女孩不动。

老妇只当她是怕生,语气愈发柔和,诱哄道:“拿着吧,天冷,吃饱了还能暖和些。”

女孩垂下视线,犹豫着缓缓伸出右手。

老妇将馒头塞进她手里,大手又包住了她的小手。

“真凉。”老妇皱了皱眉,想到了什么,站起身来。

女孩抬头看着她,眼神有些惊讶。

“你等一等。”老妇看着她,目光慈爱又坚定,转身下桥。

“当啷”的声响又起,乞丐的破碗里又落入了新的铜板,新的善意。

“谢谢您了,谢谢。”乞丐咧着嘴,对着伸手来的行人们叠声道谢。

“给孩子吃点好的吧。”

“天冷了,给你闺女置办一件冬衣吧。”

……

女孩神情木然地看着老妇背影消失的方向没有回头,那四面八方涌来的善意、那不弯入破碗的铜板、那虚情假意不住道谢的乞丐,这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

但是有的善意,却不是她漠然无视就能拒绝得了的。

从旁伸来的一只手突然握住了她的左手,同时一支竹签被塞进了她手里。

女孩愕然回头,就看见自己手里握着的一串糖葫芦,还有一张笑眯眯的少年的脸。

“你吃过糖葫芦没?我听说这里的糖葫芦还挺好吃的。”少年热情地攀谈道。

女孩瞪着他不说话。

少年恍悟,“哦!我忘了你不会说话,真是对不住,这一串糖葫芦给你吃,就当是我的赔礼。”

女孩摇了摇头,将糖葫芦递给他,表示不要。

少年却不肯接,一面摆手一面后退,道:“不不不,这一串请你吃,我……我自己已经吃过了!”

说完,他不等女孩做出反应就急急转身跑下了桥。

女孩低下头,看着自己左手糖葫芦,右手白馒头,心里有些无奈,却也有几分暖意,紧抿的嘴角终于微微扯了扯。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都聚在桥上作甚?不走路了?”一声不耐的呵斥传来。

女孩目光微闪,转头望去。

只见几个青衣乌帽,腰束红带的皂隶推开行人,朝乞丐走去。

经过的行人脚步匆匆地散了。

乞丐心里暗暗叫了声糟,连忙跪下来磕头,趁机将破碗挡住。

“几位差大哥好啊。”乞丐将头扣在地上不敢抬起,唯恐藏在胸下的破碗露了踪迹。

这些皂隶都是出生市井的无赖闲汉,敲诈勒索,比强盗土匪还恶,他辛辛苦苦得来的钱要是被他们看见了,十成十要打水漂。

“好好好。”其中一个皂隶挑着牙缝里的肉屑,道:“我们兄弟几个日巢逻虽然辛苦,但看到我们东升镇的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心里还是很欣慰的。”

乞丐忙附和道:“是是是,东升镇民风淳朴,百姓和睦,这都是差大哥们的功劳。”

说话的那皂隶扬了扬眉,显然这回答不让他满意。

“呸!”另一个年轻的皂隶忍不住笑道:“方大哥,这龟孙还跟我们装呢!”

乞丐的身体一僵,背上顿时渗出一层冷汗。

“哼!”姓方的皂隶重重哼了一声,冷冷道:“我和和气气地同他说话,谁知道他要自找没脸。”

他说着,语气陡然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