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路向东去(1/2)

二月十四日,新任荡寇将军兼讨倭钦差常浩,率领自己的亲兵和五百禁军,离开了洛阳城,启程前往徐州东海郡。

颇为让人玩味的是,这位大汉朝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钦差出行,和以往的那些钦差们出行时那热闹非凡的场面极为不同,很是有些冷清。

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前来送行。

围观的人倒是不少,但送行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从常浩率着众人出发,一直到出了城门,一路走来,所有看见这一幕的洛阳百姓,无不感到惊奇。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这位钦差大人也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就冒了出来,而且还一下子就青云直上,竟然成了钦差呢?

大家和他不熟哇,没打过交道,自然不会前来相送了。

再说了,他和魏公公的关系,又不是什么众所周知的事情。

倒是有些宫中的太监有来送行的想法,可宫中的寻常太监,轻易又哪里出得了宫?有那份心也没那个能力啊!

当然有能力出宫的也大有人在,不过到了这个层次的太监,就算想通过常浩巴结魏公公,也不可能做得这么露骨。

魏公公自己也没有去送行,这也是为了常浩着想,私底下大家关系好是一回事,你在明面上表现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如今永和帝对常家对常浩的态度,都颇为让人玩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常浩也为了自己,魏公公当然也不可能去送行。

而且魏公公为了以防万一,还和自己那一系的人暗中打了招呼,也让他们全都低调点,别在这时候整出什么事儿来。

宁飞燕宁郡主也同样没有去送行,相比魏公公,宁郡主更深深知晓自己和常浩之间的关系一旦曝光,让永和帝知晓了,会惹来什么样的天大麻烦来,这件事暂时还只能烂在肚子里,不然的话,不但是常浩和宁飞燕两人,说不得晋王府那边都会跟着遭殃。

因为于永和帝那多疑的性子,肯定会想,这是不是晋王府要和天水郡常家联手了?他们联手,又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显然事情就大条了!

宁飞燕虽然平时大大咧咧,但她并不是个傻瓜,当然不可能这样去刺激永和帝。

高志山和高巧儿父女两个也没有去给常浩送行,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上官柔已经决定,这一次要亲自领着上官家商队,和常浩这个钦差大人一起往徐州跑一趟,高志山身为商队护卫的副统领,自然要随行,高巧儿闹了闹,也如愿以偿地跟着一起出发了。

不过上官柔之所以有如此决定,倒也不完全是因为私心作祟,而是她觉得,徐州如今因为倭寇来犯而一片混乱,虽然有些危险,却也不失为一个大好机会。

徐州之繁华,天下闻名,而且因为靠海,当地时常会有来自海外的商船,带着许多异域的珍奇玩意,上岸来和大汉朝的商队交易,徐州本地也有一些豪商自己跑船到海外行商。

上官家做的,本就是珍奇玩意方面的生意,一直以来都将徐州当成了自家一个重要的进货地点。

而且上官柔目光长远,在接手家业之后,早就有心染指海外贸易,奈何一直不得其便,一来上官家没有懂得航海的专业人才,二来也没有这方面的门路,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上官家在徐州没有地方上的势力支持,算是一个外来户,想要染指日进千金的海外商路,谈何容易?

所以当得知常浩竟然成了讨倭钦差之后,上官柔马上就开始打起了拉虎皮扯大旗的主意,有钦差大人在背后撑腰,上官家要在徐州立足,进而染指海外贸易,想必会容易一些。

虽然大家都不看好常浩到徐州之后的处境,也都觉得这位钦差大人在徐州只怕呆不了多久,但上官柔显然对常浩有着非同一般的信心。

“常公子此去徐州,必然大有作为!”

在私底下,上官柔这样对因为徐州之行而忧心忡忡的王掌柜说:“这是常公子的机会,也是我们上官家的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对此,王掌柜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总觉得自家小姐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觉得常公子什么都好,那信心来得一点依据都没有。

只是上官柔下定了决心要这么做,王掌柜几次劝说不成,也只好是无奈的认了。

高志山对商事一窍不通,自然不会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反正在他看来,能和常浩一起到徐州去,总是件好事,到时候真出了什么事,自己说不定也能帮上什么忙不是?

高巧儿更是因为徐州之行而雀跃不已,甚至还偷偷地用上官柔给她的私房钱置办了一身衣甲,说是到时候要跟着常浩一起去打倭寇,当然,除了高志山之外,没有人将这事当真,只当小女孩儿心血来潮说着玩儿,瞎凑热闹。

不过上官家商队当天并没有跟着常浩一行人一起出发,而是提前一天就先自行上路了,因为常浩毕竟挂着个钦差的名头,上官家一介商队要是这么光明正大的跟着一起上路,实在是不太好看,也太过招摇,总要等走出了一段路程之后,才好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