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必须是,也只能是(六).(2/3)

,所以他愿意赌一把。

听到李泽荷的表态之后,西门盛当即是面色再变,就打算赶在徐颌、甘成等人出声支持之前率先表态反对。

在西门盛的眼里,赵俊臣的手段计谋实在是太危险了,西门盛宁愿把调查之事交由李世杰或是黄申明,也不愿意让赵俊臣再次寻到兴风作浪的机会。

在目前的辽东镇高层之中,西门盛虽然是属于少数派,于声势方面落于下风,但只要他态度强硬的话,以他的资历、实力、以及积威,哪怕是无法顺利促成自己所希望的提案,也足以是阻止任何一件自己不同意的提案。

然而,不等西门盛出声反驳,赵俊臣已是摆手摇头道:“这种事情为何又要烦劳本阁出面?早就说过了,本阁现在只想要静心休养、耐心等待何宇总兵被绑架的事情尘埃落定,也不想去管更多事情。

当然,本阁也知道,你们辽东镇目前内部矛盾重重,谁也不服谁,所以调查之事交给辽东镇的任何人都不合适,只会遭到另一方的激烈反对,所以只能从辽东镇之外挑选一个合适人选……

这样吧,本阁提一个人,你们想一下是否合适……”

顿了顿后,赵俊臣在众人注目之下,缓缓道:“辽东按察使黄柯!把他召来这里,由他负责调查今晚李参将遇刺之事,如何?

他身为辽东按察使,一向是负责刑事之审断,相关经验丰富……而且他虽然不是你们辽东镇的自己人,但与辽东镇也算是关系紧密,至今还住在胡家庄外的辽东军营之内,所以把此事交由黄柯负责,辽东镇也不必担心家丑外扬……思来想去,本阁认为此人最为合适!”

听到赵俊臣的这个提议,辽东众将皆是表情一动,若有所思。

*

辽东按察使黄柯,身为辽东境内的高层文官之一,虽然辽东境内的文官系统一向是被辽东镇的军官系统所压制,但也算是权高位重了。

黄柯今年三十九岁,目前正值壮年,本人也是精明强干、颇有壮志,所以此人三年前抵达辽东赴任之后,就一直想要大展拳脚、作出一番事业,甚至是不惜挑战辽东镇的权威。

然而,辽东镇在辽东境内实力雄厚、根深蒂固,又岂是黄柯有能力挑战的?

于是,何宇当时只是稍施手段,就狠狠教训了黄柯一顿。

而黄柯自从被教训之后,或许是深切明白了辽东镇的强横实力,竟是一改前态,彻底收敛了锋芒,对辽东镇集团也是愈发恭顺,时不时还会主动配合辽东镇做事,让何宇等人颇是夸了他几句“懂事”。

前些天,朝廷阁老赵俊臣、辽东总兵何宇、以及山海关总兵吴世霖三人,围着胡家庄分别建造了一处营地进行驻扎。

等到辽东各方势力纷纷赶至胡家庄之后,皆是需要寻找一处地方暂住,而这三处营地就相当于逼着他们表明立场站队。

若是有人选择暂住于赵俊臣的营地,就意味着此人的立场更倾向于支持朝廷中枢,若是有人选择暂住于辽东镇的营地,就意味着此人的立场更倾向于依附辽东镇,山海关吴家的营地也是同理;若是有人实在不愿意表明立场、被迫站队,则是会选择前往胡家庄内借住民宅。

这般情况下,辽东境内的武官们自然是纷纷选择了辽东镇的营地,文官们则是大多数选择了赵俊臣的营地,另也有少部分文官选择了借住于胡家庄内的民宅……

然而,在所有文官之中,却还有一人选择了辽东镇的营地、表明了依附于辽东镇的态度。

这个人,正是辽东按察使黄柯!

见到这般表态,辽东镇高层众人对于黄柯也是深感满意,虽然还没有把黄柯视作是自己人,但也是关系拉近了许多,也增添了许多信任。

这也是赵俊臣为何会说黄柯与辽东镇关系紧密的最大原因。

而辽东镇众将听到赵俊臣提及此人之后,思及黄柯近年来的种种表现,也不由皆是认为,若是一定要寻找一个“态度中立、做事公正”之人,负责调查今晚李泽荷遇刺之事的真相的话,那么黄柯或许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至少,不会有人强烈反对这个人选,而且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有办法、有机会向黄柯施加影响,让黄柯的调查结论有利于己方。

所以,辽东镇众将沉吟思索片刻之后,也知道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打破眼前僵局,于是就纷纷同意了赵俊臣的提议,就连西门盛最终也没有反对。

然后,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由黄柯来出面调查今晚李泽荷的遇刺之事。

西门盛做事也算是雷厉风行,当即就派人连夜赶往胡家庄外的辽东镇营地邀请黄柯了。

*

终于议定了此事之后,赵俊臣打了一个哈欠,特意摆出了一副疲倦模样——事实上赵俊臣也确实是深感疲乏——然后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