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2)

七十年末,络华回城继续担任大学教师,曾也跟着去了苏州,但没有络华的实力,曾进了工厂,两人结婚后,生活轨道渐渐有了差异,络华怀孕,家里请了安庆保姆,曾一时没能把握,和保姆有了关系。[书库][].[4][].[]

络华惦念着在农村相互扶持的经历,原谅了曾,打发了保姆,自己却受了暗伤,导致产。

之后夫妻感情越来越差,八十年代中期离婚,不久,曾单位下岗后,去了杭州,再后来,又娶了另一个保姆。

故事并没结束,离婚后的络华,居然没有再嫁,可能青春已远,而伤痕依然放不下。

最后,她把所有财产留给了前夫,不知道有没有料到?这笔巨款很快把前夫带去了络华去的地方。

那时候,我还是对爱情各种幻想,会因为一本艺感动一周,在我眼里,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五年以后,再回头,只觉错综复杂,不宜推敲!

络华必定是深深了解老曾的为人与处境!

日期:201-0-019:6:5

四十四看不见的女人

09年经历的一件奇特案例,由于没把握,最后,交了出去。

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一个被包养的女大学生,雨夜受刺激杀了人。被害人只是偶尔路过,女大学生杀人后逃走,被人发现时,已经失忆。

警方调查,女大学生21岁,孤儿,福利院长大,性格内向,安静,平时交往的人不多,包养她的人出事后,回避了,由于被害人和包养人并无联系,初步鉴定与本案无关。

之后就是审判程序,这个过程有司法援助,女大学生不记得杀人的过程了,但接受了法律援助。

这样,我就见到了作为凶案嫌疑人的女大学生。

由于没能完全恢复,女大学生暂时在精神病院隔离看守。精神病院医生的看法,嫌疑人可能存在人格分裂,鉴于目前情况不稳定,无法确认结果。

她能够接受法律援助,明她并非失去理性,然而,涉及到精神病人杀人,必须慎重又慎重,我不想做出错误判定。

见面地点并非神经病院,是某个特殊地点,出于人性化考虑,嫌疑人没有被送进看守所。

见到她的时候,还是有些意外,很干净的一张脸,有点儿扁平,然而素净的毫无杂质,就像叶玉卿演的白玫瑰,最初,最年轻的时候。

怪不得有富商包养,看上去有些怯意,眼角也是长长的,眼睛瞪圆了看着你的时候,并不。

基本上,问一句,答一句,声音语调都像极了日剧清纯的农村女主角,她她不知道怎么会杀人,水果刀就是超市里顺便买的,那天下了雨,离开超市想回家,不知道怎么就转到那个地方。——她用了“那个地方”替代案发现场,那里离家有两站路,反方向,受害人,根本就是偶遇。

“年龄身高等情况,和那位一直资助你的企业家很接近。”有点残酷,但我必须提醒。

“什么?”她的眼睛立即有点儿委屈,“你旭仁?”

“是的,案发后李旭仁一直回避,作为和你有特殊关系的一方,这么做比较不负责。”

“负责?”她眼里一丝异样闪过,但马上语气松软,“旭仁只是一直供我上学,现在我差不多不能上学了——”她哭了起来,楚楚怜人。

“警方并不相信你完全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们必须梳理——你是无心所为的证据。”

“你能救我出去?”她激动起来,看我的眼睛是殷切的,进门之前,我反复提醒自己,不可以心软!心软会失去客观判断,她毕竟杀人了。

“我希望帮助你表达清楚,能够不起承担不需要承担的责任。”

“我不应该杀人的!我不应该对那个负责!”

“死者,就是无辜遭遇你那把水果刀的人,是位医生,家里有妻女,女儿才上高一。”

“高一?!”她的眉毛拧了起来,很痛苦的一瞬,我知道李旭仁也有个女儿,也在读高一。实际上死者并非由读高一的女儿。我必须试探,她到底心里藏着什么。

“一个幸福家庭在雨夜,无辜被毁灭,而你,现在什么也记不得。”

她低下了头,“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

“会不会,在心里,那个人,是李旭仁的替代品?”我下了决心才这么问的。

“替代品?!为什么会有替代品?”

“通过我的调查发现,你对李旭仁非常依赖,最近,李旭仁发现情况有些失控,案发前,你们有两周没见面了,你找过他很多次,他用外出回避,你甚至娶了他女儿的学校,但没见到他女儿。”

“你不是来救我出去的么?!”她的眼神已经非常冷静,甚至在逼视我。

“我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激发了你夜雨的冲动,但死者和李旭仁年龄外形相似,你不应该忘记了这一点。”

“我什么也记不得了!记不得了!”她痛苦地双手抓住头发,警察进来,带走了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