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1/2)

日期:201-04-0620:21:48

一六九不可思议的妖孽婆婆

以下故事为今天听同学扒的,未经任何考证,只是觉得同学人品还成,人是有点儿特别热情那种。[书库][].[4][].[]

我今天下午从老家回来,晚上几个同学叫我吃饭,狐狸也正好有个应酬,我就去同学那边了。

一共五个女同学,清明假差不多都不在杭州,今天有人带野菜回来,大家聚聚分点儿新鲜。

以下为娇娇同学扒给我等的奇闻——

娇娇的婆家在浙皖交界大山里边,当年武松出家的昱岭关一带(据),从昱岭关下车就要上盘山路,反正在高山之巅那么个情况。

同学的婆婆是个比较普通的老太太,她有个亲姐姐“谢老妪”就住隔壁,娇娇跟我们扒的就是这个谢老妪。

娇娇结婚四年,第二次回婆婆家,第一次见到谢老妪,前些年,谢老妪在北京,但是,谢老妪不是跟儿女在北京,而是跟前儿媳妇在北京!

故事挺长,比较复杂,我尽量往简单描述。

这谢老妪,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有残疾,60年代中期,谢老妪从云南跟亲戚(其实是人贩子)过来,被村里人安排嫁给了残疾人老潘,跟老潘生了一个儿子,老潘对她不好,非打即骂,那年山洪,老潘家屋子冲倒了,只有谢老妪(当时还不叫老妪)一个人逃了出来,后来村民传,是谢老妪反锁住门不让丈夫孩子逃出来,因为后来清理现场时,他们家的屋门外面还挂着锁,不过,最后不了之,据,村长偏袒了谢老妪。

后来,谢老妪又怀孕了,都是村长的孩子,但硬是老潘的遗腹子也未尝不可,反正,谢老妪又有了一个儿子,孩子两三岁,谢老妪又跟邻村的一个外来人口结婚了,那个人没有房子,结婚后,就住进了谢老妪的家,改姓潘。

于是潘家又风生水起,时间的洪流让一切归于平静,谢老妪延续了潘家的后代,潘家族里的人,也渐渐接受了事实。

谢老妪跟第二任丈夫又生了两个女儿,谢老妪的儿子中学毕业就跟施工队进城,辗转去了北京,两个女儿都在本地。

谢老妪对两个女儿显然没有儿子投入精力大,谢老妪儿子比较聪明,也勤快,在北京见见自己有了工程队,也安了家,这时候,谢老妪带着精挑细选的媳妇进发北京——其实他儿子早有生活在一起的女友,谢老妪一到北京,当场把那个姑娘撵走了,时隔久远,不知道当时什么具体情况,反正,带去的山里姑娘很快成了潘家儿媳妇,也就是谢老妪的前儿媳。

做潘家儿媳可不简单,谢老妪这个人厉害,不是一般的农村妇女,毕竟从云南到浙西,经历了不少,谢老妪当年为给儿子讨工程债款,在北京一住七八年,两闺女留给丈夫,她也不回家,也不过问,一门心思帮儿子要钱,在这个过程中,谢老妪渐渐讲起了一口标准的京腔,不认识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是云南人,原本连普通话都听不懂。

谢老妪在北京除了讨债,还干了一件大事儿,给儿子又了门亲事,女的爸妈做建材,生意挺大,那姑娘比她儿子头十岁,一开始,人家压根没想跟一个已婚男人有瓜葛,这谢老妪也不知用了什么心思,硬是让那姑娘跟儿子有了骨肉,姑娘爸妈无奈,只能接受女儿嫁个二婚,三怀孕四个月,谢老妪才跟儿媳妇摊牌,让儿媳让位,但不准她回老家,继续在北京和谢老妪、大孙子生活,三转正后,另买了房子,儿子和三住那边,谢老妪生活起居仍由大儿媳照顾。

神啊!这还不是全部,这前任儿媳妇等于免费保姆,特别听话,没有挑战难度,第二任建材千金是个娇生惯养的,转正后接连生了两丫头,谢老妪权衡以后,还是觉得孙子更重要,对这个儿媳妇就不大待见了,这时候,谢老妪听xx城区有个大项目,儿子如果能到手会赚大钱,再一打听,负责下派工程的(也就是转包商吧)也是浙江人,谢老妪来了精神,带着儿媳妇去见人家,当晚,这儿媳妇就被潜规则了。(神啊,这个儿媳妇什么脑子?)

工程搞掂,谢老妪儿子对他妈那是钦佩的无与伦比,至于搭上了新媳妇,无所谓了,反正孩子都生了两个,有他妈,何愁找不到大姑娘?

此后,谢老妪一发不可收拾,居然开起了酒店,专门给包工头介绍姐,儿子也不干正经生意了,一家子都忙活开酒店拉皮条,儿媳妇被那些人玩弄了几年,不成样了,娘家也早就落魄了,谢老妪让她走人,两闺女都在幼儿园,据谢老妪收了六万块钱让人把孩子带去广州,再也没有音讯。那儿媳妇自己也不正经了,哪还管得了两闺女下落?

谢老妪又给儿子娶了新妇,反正有钱,年轻漂亮的总能找得到,谢老妪第三任儿媳又给她生了孙子。

本来一切都朝着谢老妪喜欢的方向发展,偏偏大孙子在外面混惹上了毒瘾,一折腾,把谢老妪儿子砍成重伤,不治,这父子俩等于全部报废,谢老妪的三媳妇卷着钱财跑路,丢下两幼子,谢老妪只好让大媳妇看孩子,自己变卖了北京家当,回了老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