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尘埃落定(1/2)
听对方说话的语气,显然不是一般人。>
等对方亮明身份之后,老三部的人彻底惊呆了。>
对方是上海某部队的一个老首长,他也是无意间看到新闻才得知当年失联的援朝英雄就在上海。>
事情很快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部队的工作人员将沈万山的秘密档案送到了相关部门,证实了赵小虎就是沈万山。>
明远地产就不得不重新对房屋的产权进行判定,拆迁也就不得不被迫终止。>
爷爷的身份,他和英姨之间的关系也终于清楚了。>
原来,爷爷沈万山在抗战时期从事的是情报工作,保密性很高,所以赵小虎是沈万山一直以来的化名,沈万山的原名叫沈国华。>
后来,爷爷和英姨的父亲赵万山成了战友,在那个年代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后来抗战胜利,爷爷和英姨的父亲一起回到了上海生活。那个时候,爷爷有一处祖宅,也就是现在的老房子,英姨一家因为穷困暂时寄居在爷爷家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抗美援朝。>
爷爷和英姨的父亲一起参加了抗美援朝,现代人无法想象当时的战争有多激烈,爷爷和英姨的父亲都是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的战友,爷爷是副排长。>
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英姨的父亲帮爷爷挡了子弹牺牲在了战场上。>
战争结束之后爷爷一直放不下这段往事,他没有接受奖励,而是隐姓埋名地回到了上海,还改名成了沈万山。>
把房子留给了英姨一家,爷爷带着家人迁居到了别的地方。>
这么多年来,沈曼一直在帮爷爷找到老房子,英姨一直在找帮助过他们的恩人,而国家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寻找那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军人。>
谁也不知道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这段历史会尘封多久。>
第二天,很多领导来看望了沈万山老爷子,在建军节刚刚过去没多久的特殊时间里,沈万山的事迹一下在全国流传开来。>
事情虽然到了现在这种程度,关宏业依旧不死心。在房子产权落到沈万山名下没多久,他一方面鼓动沈春芳去争夺房子,另一方面也开始带动媒体造势。>
现实就是如此无奈,没人希望一个战斗英雄跟“钉子户”扯上关系。>
经过几天的造势,舆论的风口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有些人开始质疑沈万山家属拒绝拆迁赔偿坚持不拆房子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赔偿。>
事情刚刚有所起色,又立马变得复杂起来。>
与此同时,沉默了很久的沈春芳也带着兄弟姐妹们闹上了门,他们的意见很统一:同意拆迁,拆迁款由他们几个平分。>
沈曼当然不肯。>
她虽然不是爷爷沈万山的亲孙女,可她知道爷爷想要的是什么。>
可沈春芳早有防备,这次她带了律师来。>
因为爷爷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提前做遗嘱公证是符合法理的。>
“曼曼,这件事你就别管了,爷爷的状况你也清楚,就算你复原了老房子有什么意义?爷爷什么都想不起来,你花再多的钱也没用,都是白费。你……”沈春芳换了一副严厉的表情:“你不是沈家人,沈家的事儿还是让我们自己决定。”>
张律师虽然一直忙前忙后,他心里清楚沈曼虽然是养女但也享有继承权。但真想保住房子可能性不大。>
毕竟老爷子的子女们的意见很统一就是要拆迁获得拆迁赔偿,沈曼就算再怎么不甘心,真的闹到打官司的程度,获胜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老傅去哪了?”几个人被这件事折磨得焦头烂额,傅家明却突然不见了。>
上次老首长来的时候留了一个联系方式,对方说过只要是沈万山老爷子的事情都可以找他。>
傅家明知道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他和沈曼可以掌控,所以,傅家明去了一趟部队找到了当时的首长。>
“这么说,沈家的子女迫切地想要分财产,沈老爷子想保住房子?”首长沉思了片刻,然后又打了几个电话,让傅家明等等。>
为了这件事,老首长带着傅家明走访了很多部门,最后事情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文保部门经过评估考察,将老房子设为了文保建筑。>
当然这其中也是因为,这个房子是曾经的英雄住过的地方,意义非凡。>
沈万山获得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赔偿款,但房子的产权归到了国家名下。>
文保建筑,想拆已经不可能了。>
钱是打到爷爷沈万山账户里的,沈曼知道但凡这些钱在爷爷的名下,沈万山的子女们就不可能善罢甘休。>
于是在钱到账的第二天,沈曼就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