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宽恕 4(1/3)

/&;

通达物流保税区分公司原来主要的经营范围,是进口商品的代理和本市区的配送业务,以及原汽车工业园内汽车零配件的代理销售业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展,高档进口汽车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

通过保税区海关通道每日外的进口豪车,足足有几百辆之多,而物流运输能力明显不足,压货的情况比较严重。/&;

英花离开公司的时候,就提醒陈三郎要多注意这块市场的需求动态,这很可能分公司货运物流业务扩展新的优势和蓝海。/&;

所以陈三郎上任之后,围绕着这一块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两个月之后,他就正式向总公司提出了开通受理轿车托运业务的申请。/&;

而得到的回复是,汽车类大型机械的长途运输配送,总公司目前这方面业务还没有开展,也不提供运力支持。/&;

分公司可以受理这样的业务,但运输上的问题也要分公司自己解决。/&;

因此,陈三郎目前要上这项业务,目前面临着两个难题。/&;

一是要有长途运输的工具,也就是要购置改装大型的轿车托运板车。/&;

要形成一定的运输能力,在交易谈判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公司至少要有单趟1辆以上的运输能力。/&;

也就意味着这样的托运板车至少要配置五台以上,每台车的购买加改装加上牌保险,没有一百万是不行的。/&;

总计加起来,至少要五百万的资金。/&;

陈三郎专门为此召集了朱仔、六子在内的各部门主管,开了一次现场会议。/&;

他也特地打电话给了英花,这样重大的公司决策,她这个大股东不能不知情。/&;

“三郎,我支持你的决定。但怎么做,包括融资就要靠你自己了!”/&;

英花这边已经挺着大肚子快到预产期了,她给了陈三郎简短的建议后就挂断了电话。/&;

到目前为止,公司业务还在啃英花打下的老本。/&;

他陈三郎要在这行站稳脚跟,获得公司职工们的信赖和支持,就必须要有所突破了。/&;

有些职工已经在私下里议论,陈总就是英花总经理豢养的小白。/&;

当朱仔把这样的风言风语,口无遮拦的当作笑谈告诉陈三郎的时候,把他气的当场摔了茶杯。/&;

在当年的上海滩,谁人不知他拼命三郎是条顶天立地的汉子!/&;

吃白食,亏得这些人能够想的出来。/&;

但作为职场上的老人,陈三郎同样也明白,面子是别人给的,也是自己丢的,没有实力就算是老板的儿子也不行。/&;

当年他不是让浦江装卸张高寿老板的接班人张文化,一夜之间成为光杆司令了嘛。/&;

要想在公司立威,让职工们真正尊敬和信赖他这位新老板。/&;

光是生气怒是没有用的,必须实实在在的做出成绩来,让大伙觉得跟自己混有奔头。/&;

所以在征求英花的意见后,陈三郎直接拍板,上这个轿车托运的项目。/&;

“老孙,你是财务主管,请你尽快把融资方案给我做出来。”/&;

大伙一番合计之后,陈三郎给老孙下达了第一条指令。/&;

老孙是原来三郎装卸时期的公司老人了,对于陈总雷厉风行的做事作风是早有领教的。/&;

他亲眼见证了陈三郎这些年来的大起大落,对于这个赤手空拳打江山的后生也充满了敬畏之心。/&;

跟这样的老总干事业,要么赚得碟满钵满,要么输得精光。/&;

“陈总,这么一点预算公司目前在融资这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给你算一下,公司账户目前的结存资金35万,维持公司三个月正常运转的最少经费2万就已经足够了,这样可以动用的资金量就有了15万。另外开户银行给予公司2万无抵押授信额度,我们到现在都没有用过,这就35万了。现在汽车金融方面分期付款的服务已经很成熟了,就算付5%,五台车也只要现付25万,我们准备的资金还有结余。所以要做这件事,钱不是问题。”/&;

老孙从财务的角度,给了陈三郎一个完美的回复。/&;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第二个问题。将来我们拖车买回来了,货源不足怎么办?长途托运到达目的地之后,放空车回头的成本怎么弥补?这些问题大家都动动脑子,看看能不能想到两全其美的方案来!”/&;

陈三郎认真的做着笔录,然后用签字笔在会议桌上轻轻的敲了几下。/&;

“陈总,我觉得在公司投资之前,我们的货源要找好。万一将来拖车都买回来了没有货运,那就麻烦了!”市场部刘主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你的担心很有道理!这样吧,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市场部。接下来保税区内所有的进口汽车代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