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进步没那么快(2/5)

职务相当,可在洪书记这里,也就不用站起来了。

洪书记:“来了,坐吧,就坐床上。同志们,想聊什么,请随意。”

周省长:“书记,这里都是自己人,您这次的人事是怎么安排的吧?”

“这次的全会,变化应该不会太大。确切的消息不知道,刘省长是候补中委。这次肯定是要递补中委了。午阳同志嘛。当选候补中委的名次比较靠后。就看今下午的预备会议了。如果能够当选主席团成员,进中委是没有问题的,进不了,就可能还是候补委中了。”

欧阳煜:“书记,午阳同志的工作业绩确实比较突出,可要当选中委,只能是您力荐的结果吧。”

洪书记:“讲老实话,让我力荐可能还有些力不从心。确定一个同志是否进入中委。必须经过中央决策层通过,我还不是呢。你们知道的,是他跟咱们老板很熟悉,老板很赏识他,不知道的,是他跟另外几个常委都很熟悉,午阳同志跟他们有渊源,其所作所为让他们觉得培养了午阳,至少不会影响他们的根本利益,比一个跟他们针锋相对的人上台要来得好得多。我们党内的高层领导虽然执政理念有些不同。纲领和目标还是一样的,党性原则也是一样的。到了他们这个级别。胸襟和眼光都是比较开阔的了,只要不破坏平衡,大家都不会反对的。”

秘书长欧阳煜:“书记,午阳同志这么年轻,中央应该是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吧?”

“这个事情不好。这次会议,你们可以看到,会有多个跟午阳同志年龄差不多的同志进入中委,大致来,这些人都是重点培养对象,以后究竟是谁接班,就要看谁能够健康成长。一个是不犯错误,二个是政绩突出,三个是能够很好地协调关系。”

周省长:“书记,我看协调关系也许是最重要的吧。这次被开除出党的某人,到了一个地方,就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将前任的干将抓的抓,杀的杀,这还不激怒别人呀?”

洪书记:“这个人已经到了目中无人,难以驾驭的地步了。平时在地方搞一言堂、家长式管理,如果以后权力加大,那还不成为祸乱之源呀?别是他众叛亲离内部起哄,也别他屁股不干净,就是没有这些事,不能跟中央保持一致,就是不能容忍的。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要扳倒他。”

欧阳煜:“书记,他这次倒台,可没有其他高官跟着倒台呢。”

“他这个人只有政治上的敌人,没有盟友的,我刚才了,典型的目中无人嘛。不过这样也好,免得连累了别人。当然了,也有个别人以前跟得比较紧,只是中央没有公开处理,冷藏不用就是了。”

朱书记:“书记,我们一个省,能安排这么多候补中委吗?以后的职务怎么安排?”

洪书记笑道:“本裕同志,该调你去管组织工作了。”

“我也就是瞎操心嘛。”

“是这样的,中央的人事安排,是全国一盘棋。前段时间不是传我要走吗,中央确实也找我谈话了,可老板为了不丢失中南这块地盘,经过权衡,决定我暂时不走,而是将谭和平同志调回纪委,这样在你们中间,就要产生一个专职副书记。你们,那时候咱们中南的中委、候补中委还多吗?”

周省长:“那就跟其他省市一样了。书记,如果午阳同志递补中委,那又将怎么安排他的职务呢?”

“不一定,中央怎么安排现在不知道。我个人来讲,倒是不希望他现在就递补进入中委。进入中委,中央肯定要安排相应的职务,如果安排在中南,我就几年都走不了。我走了,中央安排个年轻的来任书记,肯定就要干两届,安排个年纪大的,最少也要干一届,来人肯定不会是咱们的人。午阳同志要任书记,要么等10年以后,要么去外省。且不午阳同志到了新地方,能不能掌控局面,到时候中央又必须进行一番平衡,搞不好丢掉中南这块地盘都有可能。即使没有这些,起码也耽误你们几年,你们都50多岁了,如果不在10年内上位,恐怕就到此止步了。”

周省长:“书记,我参加工作时是在工厂,心想能够干个分厂厂长,一辈子就心满意足了。不曾想现在都到了副省级,我想,能够踏踏实实干几年,到年龄了转到人大、政协干到退休,也没什么不好。”

“书平同志,有这种心态就好。咱们不是为了升官而升官。但有了更大的平台。就可以多为人民做有益的工作嘛。现在咱们省的经济要腾飞。还有艰苦的工作要做,咱们大家必须团结一心,努力做好工作。至于中央怎么安排,我们服从就是了。”

欧阳煜:“书记,自从张书记来中南,后来您过来主持省里工作,我们在您的领导下,工作干劲更足了。虽然我们的成绩还不尽人意。可您们一直在带着我们向前走,我们的gdp增长也是两位数呢。”

“欧阳同志,你将原来任职的市建设成现在这个样子,谁敢是成绩平平呢?你们各位都是在本部门、本地区做出了突出成绩的,组织上当然记得你们了。你们只要一心一意做好工作就行了,用不着你们去跑官买官,这大概也就是唯一的好处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