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坚持养纯种藏獒(2/4)

对这里很熟悉啊。”

赵粱说:“我前段时间在这里购买土地,每天都来吃饭,当然熟悉了。张董的直升机在这里停留过,不是头次来了。老板,如果我们乘坐直升机,可能会快很多。”

午阳说:“这里是你们投资的重点地区,还是乘车看看,看过了南州后返回宁西,我们就乘坐直升机好了。张董,刚才我跟文记、谭州长商量,您是不是在这里建几家工厂。加工牛羊的皮、毛、肉等。”

张立忱说:“我们是要在这里建一家肉类加工厂的。处理这里生产的牛羊。以减少运输活牲畜的费用,然后将牛羊肉销往内地,牛皮、羊皮等运到中原去加工,我们已经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特大型的皮草、毛线加工企业。”

午阳问:“这里不能加工吗?”

张立忱说:“不是不能加工,是牛皮、羊皮太少了,建了加工厂,就必须要建污水处理厂,工厂小了成本太高。工厂大了又增加运输成本。在中原就不一样了,那里可以接收从西北、东北、内蒙、外蒙和西北利亚运过去的羊毛、牛毛和驼毛,以及羊皮、牛皮和鹿皮,加工好了以后运到哪里生产,运输都很方便。”

午阳说:“小石在东北和西北利亚养殖的狐狸、水貂,不都是在东北加工嘛。”

张立忱说:“他们的养殖规模比较大,与加工厂的规模相匹配,产品又主要销往北方,当然就不必要再运往南边了。这就跟南方饲养的鳄鱼、蛇,宰杀后的皮不必要运往其他地方加工是一样的道理。这里一个州即使进入全盛时期。每年能够生产羊00万头、牛20万头,就很不错了。这么多牛羊产肉是不少,可皮子就量不大了。”

赵粱说:“张董,如果要饲养一定数量的绵羊,还要留出种羊和种牛,您说的zh g 数字是要大打折扣的,我的意见,jiu shi 不在zh g 方面费脑筋了。我们省的藏族、维吾尔族有织地毯、挂毯和卡垫的习惯,我们就在zh g 方面想ba fa 吧。我的想法,是建立几家这样的加工厂,再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组织一些农牧民加工,我们负责收购和销售,应该不错的。”

谭州长说:“赵董,一块卡垫长83米,宽066米,在藏民家里要卖8000元,您收购了再卖出去,能有利润吗?”

赵粱说:“如果按zh g 价收购,那肯定是要亏本的。可藏民一年也卖不出去几张卡垫,赚不了多少钱,如果他们能以、5000的价格卖给我,我有利润空间,就可以从他们手里收购尽可能多的卡垫,他们的利润也就多了。如果能让他们明白zh g 道理,事情就好办了。”

谭州长笑着说:“zh g 道理,只有靠我们去宣传了。我们不说zh g 了,吃饭。黎记,咱们喝点什么酒?”

午阳说:“看看这里有什么酒。”

张立忱说:“我问过了,有自酿的青稞酒。”

“好,那就来青稞酒,少喝点。”

主菜是一大盆煮羊肉,两只已经切成大块的烤羊腿,还有羊血汤,红烧羊蹄,烤羊肉串。午阳是很习惯这些食品,小雅尽管是北方人,可吃了一块羊肉,喝了一小碗羊血汤,就停下来了。

赵粱问:“嫂子,是不是不合口味?”

“不是,吃太多怕发胖。没事的,你们慢慢吃,我到外面走走去。”

“好,我们还要喝酒,你去欣赏欣赏这里的风景吧。要走会打你电话的。”午阳对着小雅的背影说。

几个人边吃边聊,酒足饭饱要走时,才发现不见了小雅,打手机又没有信号。赵粱说:“老板,这里除了牧家乐,就只有公路对面的酒庄了,您夫人肯定是去那儿了,我去找回来吧。”

他的司机小王说:“您接着跟大老板汇报情况,我去找。”也不待赵粱说话,就跑走了。

赵粱说:“老板,zh g 牧家乐是我们公司加农户的西边第一家,往东走,慢慢就有了很多。”

午阳说:“看这家的规模,还不小嘛。”

“这家才200多头牛,山羊、绵羊各500多只,算是最小的牧户了,如果不是他亲戚力荐,我们还不要呢。”

午阳问:“他们家每年能够提供多少牛羊?”

赵粱说:“也jiu shi 30多头牛,山羊都杀了招待客人了,只有绵羊能够剪200公斤羊毛。这种长羊毛价格在每吨6万元zu yu 。”

“你们联系的农户养牛羊的有多少?大户多不多?”

“200多农户里面,有近千户是养牛羊的,其他的是种植药材、水果。我们一般要求农户每年销售50头牛。00只羊。两吨羊毛。基本上都能做到的。有几十户大户,估计能够销售200头牛,500只羊,20吨羊毛。”

午阳说:“这是一个省的,如果西北几个省区都有这么多,数量就很可观了。张董,是不是这样啊?”

张立忱说:“老板,各省区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不是都来养羊、养牛。我们在海青的重点,养牛羊是一个,养獒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