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批复下来了(2/4)

了。我们公司前几年生产都不正常,附近居民和单位,已经习惯了没有污染的生活,我们现在一下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人家肯定就不干了。我们的单件设备是合格了,但是集中在那么一块地方,环境难免就比不上别的地方了。”

朱市长笑笑,“你的分析和我们联合环保局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环境检测确实超标了。现在市政府必须向市民有所交代。你说怎么办吧。”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是关。二个是转移。关看来是不可能的,就只剩下转移一条路了。”

朱市长说:“我们市长办公会初步拟定了一个转移方案,就是先转移你们和电力集团两家大的上市公司,然后再转移那些化工、化肥企业。因为你们上市公司可以拿出钱来自己搬迁,化工、化肥企业全部靠市政府财政拿钱,一下子是动不了的。”

“市长,我们现在已经面临亏损,再拿钱搬迁。企业肯定会垮掉。”

“我就不相信你黎午阳会拿一个企业没办法。”

“办法肯定有,就是需要您老人家的支持。我们决定实行人员和部门的分流,现在初步准备分流1万人左右,但是第一步就卡壳了。我们冶金行业和石油化工行业一样,工人的退休年限比正常的早几年,现在社保局不承认是正常退休,不能发给退休工资。”

朱市长说:“你们要送社保局的退休人员有多少?”

“这次是2000多人,以后就每年有不少,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持续影响我公司的正常运转。”

“小黎。我们政府是肯定愿意帮这个忙的,但是现在涉及面太大了。你想想,比你们公司人员多得多的化工、化肥单位,也闹了好几次了。如果解决你们的问题,他们怎么办?如果都解决,社保局就是将办公楼卖了也不够呀。我觉得,你们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个就是自己公司将少的部分补足了,二个就是采用买断工龄的办法。当然,最好的还是买断工龄。”

“也只好如此了。”

“你们有些一线工人身体很好,技术也很好,55岁退休太可惜了。你们可以返聘他们,每个月开个千把块钱,可以顶另外请人花3、5千的。”

午阳笑道:“市长大人您真是高瞻远瞩啊,我回去就这么办。市长,市政府对搬迁是怎么安排的?”

“只是一个初步的东西。第一个3年,让你们两家先建新的工厂,然后就每两年搬迁一批,10年之内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全部搬迁完毕。”

“政府准备拿多少钱来办这个事?”

“这完全是企业行为,政府只能在征购土地方面予以政策上的支持,银行贷款方面牵线搭桥,其他事情政府就不能干预了。你们两家好办,可以增发新股或者扩股。”

“没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扩股也不能圈到什么钱的。市长,政府能不能批给我们公司附近那些地皮,我们用来建设其他没有污染的项目。”

“可以啊。政府已经在郊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垃圾填埋场,旧的就在你们围墙外面,2800亩地,每亩50万,什么时候交钱就是你们的了。”

“市长,您看我们公司围墙外面那些农田,也不是什么好地,我们公司每年的污染补偿款那么多,干脆也批给我们算了,另外就是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农田和鱼塘,居民也不多,是不是就一起批给我们。”

“你们公司有那么多钱吗?那个地方我们都责成国土局丈量过,从你们围墙到公路,是9000多亩,填埋场2800亩,公路以内的地皮是160亩,加起来将近11960亩,按照每亩50万计算,需要60亿。你们公司的总资产,加上股票的溢价,不过就是100亿。”

午阳说:“您将价格放低一些吗,干吗非要50万一亩呀?如果20万一亩,我们公司通过扩股,就有可能买下来了。”

朱市长笑着说:“小黎,我现在不讲如何向市民交代的问题,就是按每亩10万给你们,你们一下子能够拿出10个亿吗?”

“确实拿不出。我其斌兄弟有钱,我找个公司出面,让他来购买算了,我家里公司的董事会正好准备建一个芯片公司,就安排在这里好了,我出技术,其斌出资金,马上开始搞。渌冶集团搬迁以后,就将其地皮也买过来,扩大生产。”

“3年以后的事情谁能够说得准?”

“没关系呀,我让其斌现在就和渌冶集团董事会签订协议。付几个亿的订金。以后就是我离开了。应该也会承认的。”

“那里的化工、化肥企业,几乎占了北区一半的地皮,以后没有污染了,可是一个开发房地产的好地方。”

午阳说:“现在可不行,谁都怕住那里。市长,我建议政府将填埋场那里的地皮搞公开拍卖,按一个地块就行了。”

“好吧,我会在常委会上过一过的。小黎。你上次讲的商业银行的事情,我和周书记研究了一下,书记认为可行,就是周倩不能出面。市工商银行的纪委书记退休了,他和我私交很好,我了解他,对银行业务非常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