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基金会学校(2/4)

常委会上还是我提出来吧。”

午阳说:“老黄,我知道这个事情不好办,但不抓不行。以前的很多乡镇书记、乡镇长都离开了,即使查出来也可能不了了之。但教育基金还要拨,难道就这样让他们继续用来吃喝?我想,以后的教育基金不走乡镇,直接拨给教育局好了,由教育局局长办公会确定基金的使用,再出问题。我们就处分他们。”

黄继明说:“书记。那些乡镇肯定还欠了很多饭菜钱、酒钱。还等着这些钱去付账呢。如果我们将资金来源给掐断了,那些饭店、农家乐不是要关门了吗?”

“这也确实是个问题,你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吗?”

“书记,我看这样好不好,咱们从财政拿出一笔钱来,替乡镇付一部分,从参与吃喝的干部的工资、奖金中扣除一部分,将吃喝款给结了。下不为例。如果不付款,饭店、农家乐老板肯定要告状、上访,势必会给咱们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做多少工作,才能挽回影响啊。”

午阳说:“你这些想法确实有道理,可用财政的钱付吃喝款,会不会被诟病?”

“慢慢转圜吧。这个事情咱们别上常委会,你也不知道,我自己处理,自己负责。”

中午睡了一觉。下午就在办公室看看文件,打了个电话给白如萍。请她准备一下,随时需要到京城去。

白如萍问清了到京城的事情以后,开玩笑说:“你们都是这么有钱,还在乎这点小钱啊。”

午阳说:“必要的开支都开支,不必要的就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了。”

挂机以后,想起父亲基金会的学校应该建设得差不多了,就约好韩建舟,星期六去他管理的地方看看。

星期六上午9点钟,午阳在熊刚强、李天野、韩建舟的陪同下来到学校。

学校的围墙红墙绿瓦,蜿蜒向远处伸出,大门设计得古色古香,门楣上面还有两个垂花,就是京城的老房子那种垂花门,午阳仔细一看,这些东西竟然都是用黄花梨做成的。知道是父亲的主意了。

进门的左手边是一栋十几层高的科技大楼,右手边是8层楼的图书馆,正面是一大块的苍松翠柏和修竹,里面有很多名人的雕塑,孔子、孟子、鲁迅、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茅以升、竺可桢、李四光、钱学森等等。然后就是一个足球场,两旁是运动馆,正面是办公大楼。

8层的办公大楼修建的富丽堂皇,汽车可以直达其一楼的前面。几个人进了办公大楼以后,听到办公室已经有人在上班,就没有进去,而是从后门出去了。

后门是一个假山、水池,三座小桥从水池中间穿过,三条林荫道通向三个不同方向,几个人走中间一条路进去,没有围墙,只是路上修了一个月亮门,门上写着黎明中学,里面的道路两旁,是一排排8层的教学楼,午阳数了一下,共有24栋,每层有8间教室,这样就有1500多间教室了。午阳想,这样一个中学,也太大了一点吧。穿过教学楼,是一个大鱼塘,估计在50亩以上,鱼塘都被1.2米高的麻石护栏围起来了。鱼塘边是一条炉渣的跑道,很多地方种植了各种树木,一些地方的树下安放了健身器材。

鱼塘后面,有大片的楼房,一部分建好了,一部分正在施工。远远可以看到,另外两条道路的尽头,也是成片的楼房,那里应该就是小学和大学了。

“老韩,整个学校的施工什么时候结束?”

韩建舟说:“小学和中学的在5月底结束,8月中旬完成装修,大学的因为今年没有招生计划,就会到9月初完成主体施工和外墙的装修,接着进行室内装修,完全结束应该在年底。”

“这里目前有多少人施工?”

“3万多吧,不过5月初小学施工结束以后,就可以抽出1万多人去参加批发市场的建设了。但是我们考虑那边是建高层建筑,就必须在这里抽调资质够,技术力量强的队伍。我们这里现在有12支队伍,抽调4支是不会影响学校的施工进度的。”

午阳说:“这我就放心了。我父亲走的时候,一再叮嘱我抓紧学校的施工,我看到有你在这里负责,就一直没有过问,你果然能够挑重担。目前这里完成了的和在建的建筑面积有多少?

韩建舟说:“如果不算鱼塘、球场、室外运动场等,建筑面积是128万平米,如果都算上。就是155万平米。一共有60栋教学楼。都是楼梯房。90栋学生宿舍,18栋教师宿舍,都是电梯房,有100个学生食堂,8个教师食堂,可以同时容纳20万学生上课、住宿、就餐。总投资估计在13亿左右,如果加上教学和科研设备,应该超过15亿了。具体的开支账目在基金会,我们不管的。”

“现在招聘了多少教师和职员,你也不清楚了?”

“是的,这些都是基金会在管,我估计只有黎会长最清楚。不过现在办公大楼已经有近2000名老师和负责人在上班了,食堂也开了4个,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午阳笑道:“这些我们不管了,不过你建好了学校以后,最好给他们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