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凶手的遗书(1/2)

那夜在书房中偷听来的谈话,如同猫爪一般,时刻抓挠着灵越的心。果不其然,府里开始有消息传来:当家主母白夫人自请去了佛堂,日日茹素,彻夜诵经,为沈宅祈福。下人们纷纷说,夫人真是心地慈善,贤良淑德。当家夫人这么一走,沈宅的诸多内务一时无人管理,老爷便点了兰姨娘代为主持中馈。一时间众多的姨娘纷纷趋之若鹜,星竹园热闹非凡。送走了刚刚来喝茶的姐姐妹妹,兰姨娘坐在贵妃榻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听雨取来一把芭蕉扇,有一下没一下替她扇着,凉丝丝的风儿吹得她全身无一个毛孔不是舒爽的。“姨娘,可是累坏了吧?”听雨笑着说。“嗯……”她躺倒在榻上,“平日里招呼也不打的人,如今上赶着来一声声姐姐妹妹叫得倒是亲热。”“理她呢,不过是这会看着姨娘主持中馈,前来巴结罢了。”听雨撇撇嘴,忽而一眼看见小丫头凤云在门边探头探脑,便快步走了过去,“有什么事么? 这样要进不进的,姨娘见了心里不喜。”凤云急忙说,“不是……是姨娘的娘来了!”听雨忙将她拉到一边,抬起头看看外面的影壁处,果然兰姨娘的母亲范氏局促不安地站在影子里,时不时牵扯一下身上的衣裙。她忙走到兰姨娘身边,轻声说,“姨娘,老夫人来了!”兰姨娘已经半闭着眼睛,似睡非睡,闻言猛然睁开眼睛,从榻上坐了起来,“来了多久?怎么不迎进来?”她急急地踩着鞋子出了门,见到站在暗影里的娘,面色微微一变,“娘,进去说话。”范氏唯唯诺诺地跟着女儿进了房,在绣凳之上坐好,早有几个伶俐的丫鬟奉上茶水瓜果,玲琅满目地摆了一桌子。她看着满屋的锦绣,脸上绽开笑意,情不自禁地对着女儿说,“二丫头,你现在是过上好日子了。”“娘,我自从进了沈府,早就改名不叫二丫头了,你以后不要当着人总这样叫我。”兰姨娘瞟了一眼周围的丫头,她们都低着头,恍若未闻。“对对对,我都老糊涂了,你叫什么兰什么……”范氏冥思苦想,却见女儿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娘,你到府里来,怎么也不捎个信来?我好打发人来接你……”兰姨娘打断了母亲的话,忽地盯着着母亲的手腕,那上面似乎隐隐又有淤青。范氏见女儿的目光凝聚在自己的手腕,不禁往袖子里缩了缩手,想了半天,硬着头皮说,“我哪里就那么金贵了,要人来接……我今儿来……”她瞟了瞟周围的丫鬟,吞下了后半句话。兰姨娘微微叹了口气,挥挥手,“都下去吧,这里有听雨伺候。”丫头们顿时走得干干净净,听雨会意,在门口站定。“娘,你说吧,是不是爹又打你了?”兰姨娘的声音低沉,带着怒意。范氏怯生生地看着女儿,觉得有一阵子没见到女儿,她出落得越发好了,眉宇之中还平添了一种气势,令她说不清道不明的,生了几分惧怕。“你爹又在外面赌钱,欠了一大笔账,今日债主追上门来,说再不还钱,就要你爹的一只手,你爹就红了眼将你给我的翡翠镯子生生抢了去给人家……”她想起那债主凶神恶煞地说,“你女儿如今在沈家吃香的喝辣的,还还不起债?”哆嗦了一下,到底没跟女儿说出来。兰姨娘眼底怒火翻腾,一挥手正要将桌上的白瓷茶杯拂到地上,却生生住了手,那是沈万山赏给她的一套越窑茶具,洁白如玉,色泽胜雪,价值不菲。“还欠多少?”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问母亲。“两千两……”范氏不敢看女儿的眼。“这么多!……你们当女儿是金山银山么?”她怒到极点,反而冷静下来,望着瑟瑟发抖的母亲,心中涌过一阵悲哀,这就是她的命,逃不开,避不脱,无论她怎么挣扎,都脱离不了身下的泥潭。“这是最后一次了。”她平静地说,“你转告爹,以后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拾,是死是活,与女儿无关。他也不用打着沈万山岳家的旗号到处借贷,我这就跟各家银庄招呼。”范氏初听到女儿发怒,以为这次是拿不到钱了,想来是白跑一趟,回家必定要挨一顿丈夫的拳头,不禁面如死灰,谁料女儿话头一转,顿时如死而复生。“听雨,把我的匣子拿来。”不多时,一个雕花的红木匣子托在听雨的手里,送到兰姨娘面前,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她多年积攒下的首饰和银钱。听雨看了一眼,替姨娘心疼起来。她的姨娘表面看起来光鲜,但是在白夫人手里讨生活,哪里有那么容易?一摞银票放在一个不起眼的青布包中,被范氏小心翼翼地贴肉放着。兰姨娘微微叹气,又拿了几张银票给范氏,“娘,不是一直惦记着要回大理找大姨么? 这几张银票你藏好,千万别让爹知晓了,我过几日便打发人,悄悄送你去益阳。”“你是叫我离开你爹……”范氏张大了嘴。“难道你还没挨够揍吗?”兰姨娘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们母女一辈子,都被爹毁了……我是受够了。娘,你一辈子还长,大姨一向跟你情深,定会善待于你,我也会时常打发人去看望你,捎些银两给你。”范氏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亮,她的嘴唇蠕动着,看着女儿,半天哆嗦着说出话来,“娘听你的。娘跟着你爹,没有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听雨,你叫顶轿子送老夫人回去。”兰姨娘看看越来越暗的天色,想着沈万山等会或许会来,打断了母亲的哭泣。范氏跟着听雨慢慢走出房门,天光果然暗淡下来,她走到院门回头看了一看,厅堂里尚未点灯,站在门边相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