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1)

代县&l;/br&g;

雁门关&l;/br&g;

故址在今代县西北20公里雁门山上,两侧山峰高耸对峙,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穿行其间,故名雁门,又名句注陉。西汉置关,以防匈奴。至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重新建关,始称雁门关。隋唐时称西陉关,后复名雁门关。原址在勾注寨故道铁裹门南100余米处,元废。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雁门关,关址移至旧关东北5公里处,周长l公里,外有罗城。并筑“内长城”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亦称“外三关”。雁门关雄居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西抵宁武、偏关,东连紫荆、倒马,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京畿之藩卫,作山西之屏垣,”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l;/br&g;

雁门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首先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雁门山属吕梁山脉北支云中山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略呈东西走向横亘于晋北大同盆地与晋中忻代盆地之间,海拔150米以上,构成南北之巨防。从早期的匈奴、鲜卑、突厥,到后来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先后与汉王朝在此进行过许多次战争,所以,关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雁门关现存关城一公里,残存小北门、东门、西门三个门洞,小北门上“雁门关”三字隐约可见,东门门券刻“地利”,西门券刻“天险”。关城内有镇边寺,原为纪念战国良将李牧所建(武安君庙)。关城外北有金沙滩,据说那就是当年杨业父子与辽国血战的地方,东有鹿蹄涧、杨家祠堂。&l;/br&g;

图70? 雁门关&l;/br&g;

文献&l;/br&g;

《唐书·地理志》:“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l;/br&g;

《天下郡国利病书》:“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舆图志》曰:天下九塞,雁门为首。洪武初,以地密迩云、朔,接壤沙漠,于代州置振武卫,辖六千户所,乃即州北四十里置雁门关。关外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北为广武站。隘口十八:东为水峪,为胡峪,为马兰,为茹越,为小石,为大石,为北楼,为太安,为团城,为平刑;西为太和,为水芹,为吊桥,为庙岭,为石匣,为阳武峪,为玄冈,为芦板口,各有堡。正德十一年,都御使李钺增筑之堡十有一于北口,在关东者七,在关西者四。又于通敌要路,咸斩崖挑堑,间以石墙。”&l;/br&g;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