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游湖(2/3)

范亭藩虽然只考了个童生,但在苏州一带风月场里也有些名声。

此次包下一艘画舫,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五六个同窗和两三个才名在外的士子同行,又请了七八个有牌面的妓子,并董小宛等三位清倌人相伴。

说起来董小宛的牌面是诸人中最大的,可给付的茶资比之两个清倌人还要少一贯,就是因为有些乡音俚曲董小宛是绝不肯开口的。

萱儿在船上急了半日,可始终不见张守言的影子,而董小宛又差点被灌醉,还曾有一次还被人捉住了袖子。

好在董小宛机智应对,又知道这起人极好面子,这才屡屡化险为夷。

那边的张守言,在不紧不慢的做了一笔金银生意后,才包下了一艘极大的“流云坊”前往太湖,预备与董小宛来一次“偶遇”。

“流云坊”是艘真正的游坊,有厨子有乐师,但不提供女乐,正适合与女儿家谈情说爱,更重要的是流云坊比范亭藩所雇画舫要整整大上一倍。

流云坊驶出码头,张守言只对船主说了声“要找旎音坊”,船主便大拍胸脯夸下海口。

“客人只管安坐,不消半个时辰便能如愿。”

六月初的太湖水汽徐徐,整片太湖一片汪兰。

流云坊走了两三刻,便远远看到一艘画舫正在前方巡游。

船主笑道:“客人来看,那不就是旎音坊么?”

张守言笑着与船主耳语几句,船主连连点头,直叫张守言放心。

流云坊急速的靠近旎音坊,坊上乐师们也奏起了乐曲,单凭乐师们的数量就轻易压制了旎音坊内的丝竹声。

范亭藩正在强着董小宛饮酒,却被流云坊这不速之客生生打断。

董小宛松了一口气,但她也不知道萱儿与张守言之间的约定,也对主动靠上来的流云坊感到好奇。

“不知是哪位兄台,故意与范某顽笑?”

范亭藩拱手大声笑问,一点不落场面。

只见对方船头上有一年轻人独自伫立,却看都不看他,只对着旎音坊内笑问。

“适才张某似乎看到了董大家的芳驾,不知可否请大家上坊一叙别意?”

范亭藩当即色变,这人是谁?

竟然敢当着他的面邀他请的清倌人,分明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萱儿伸出头来,“惊喜”出声:“原来是张老爷,我家姑娘早就想着要好好谢过张家老爷呢。上次只略坐两刻,却舍了二两足金,刚好解了我家的难处。”

她又转头对舱内叫道:“姑娘,却是张老爷来了!”

范亭藩脸上微微一变,这董小宛的丫头分明是在暗中讽刺他范某人吝啬,也不知她是从哪里寻来的托儿?

他呵呵冷笑:“这位张生,凡事有先来后到之说。董姑娘已经与我等约好,汝还是下次再另约吧?”

董小宛见是张守言也很惊讶,可不妨萱儿居然说出一番话来,她想拦都没拦住,这下算是把范亭藩给得罪死了。

她正要说几句话,化解一下尴尬,谁知萱儿的嘴快得跟雀儿一般。

“范官人却是说笑了,咱们行当里的规矩,客人未付茶资之前,姑娘都可自行离去的呢!”

待董小宛着急忙慌的捂住萱儿的嘴,可范亭藩已经怒了。

“呵呵,既然如此,送客!”

董小宛不得已,只能上了流云坊来。

可那范亭藩毫无风度,未等董小宛完全上了流云坊便叫人开船,湖浪一卷,董小宛差点没站稳,却被一双大手稳稳扶住,正是微笑着的张守言。

董小宛脸色微红:“不想与张郎君,如此巧遇?”

“人生哪里来的巧遇?”张守言笑着将董小宛扶入舱内,“在某看来,诸般巧合不过是千百世苦求得来的因果罢了。”

董小宛见他说的颇有禅机,忍不住问。

“这话可有典故?”

张守言施施然坐在董小宛的对面,笑道:“佛陀弟子阿难在出家之前,在道上遇一少女从此爱慕难舍。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这少女?阿难回答: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这少女从桥上走过。”

董小宛听了这话,脸色又微坨一片,她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张守言也是个口花花的,而且水平还要高出他人不止一筹。

“既是五百年又五百年复五百年,却不知小宛要如何偿还这么大的因果?”董小宛巧笑嫣然,显然对付这种文化流氓颇有心得。

“昨日幸得姑娘三杯清茶,一曲绕梁,今日且听张某高歌一曲,此因果便自行解去。但有一桩,某唱得粗鲁,小宛姑娘可万万笑不得!”

“妾身岂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