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引见(3/4)

备考看的集注,也就是前人对科举经文的见解、注释。

这是世家子弟之所以超越寒门的一大关键,那么,当大量的集注书籍发到寒门举子手上,他们将一点点缩小差距,有望在科场出头,杨党图谋的就是这样一股政治声望。

但杨話若是太过聪明,他就不会这么做。以他的身份,很容易觉得没必要冒大风险去赢这种未来的声望,觉得薛白包藏祸心.依常理确实是这样,毕竟人都不能预知后事。

好在杨舒不聪明,而元载野心勃勃,杜有邻亲近薛白,推动着杨党走上这条疯狂的道路。

“凡表态愿为我们效力的,这些集注都能发。”元载指着正在刊印的书籍,眼神颇有锐气,又道:“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一部分寒门士子文章更进一步,哪怕春围不能登科,对我们的名声却很有利..

薛白拿起一本印好的《礼句章句义进》翻了翻,道:“依我之意,这一科还是得让三五个寒门举子高中,方显国舅的实力。”

元载道:“至多三个,科举终究是操纵在哥奴手中。“

杜有邻道:“杨钊既要任御史中丞,也该做些事了。“

"此事我们与国舅商量吧。”元载微微蜘曙,对让杨钊出力不太有把握道:"此事上,还得与右相府达成默契才行。”

“他能与我们达成默契?”杜有邻颇为怀疑,“那可是野无遗贤”的哥奴。“

元载道:“我考虑过,野无遗贤,哥奴顾忌的是寒门举子呈上指斥时弊的策问、

草野之士泄漏当时之机。而非他刻意要打压寒门,他嫉贤妒能,更怕有才学、名望之士。若能用孤寒士人取代世家子弟的名额,他当愿意看到。“

杜有邻皱眉道:“若要哥奴让出几个名额,我们又要给出什么条件?“

此事,让杨钊先去试探如何?”元载向薛白问道薛白点点头,权力场上化敌为友不丢脸可以,但不必急在一时,待国舅之后又在哪件事上触动了哥奴的利益之时再谈“薛郎考虑得周到。”元载笑道,“可是已有了想提携的士子?“

"高适,高三十五,元兄可听说过。“

元载竟还真听说过高适,有些为难,沉吟片刻,问道:"引荐给丈人如何?“

“不急,先试试科场吧。“

“哈。”元载一听便笑了,道:“那我与薛郎打个赌?”

“不赌。”

“好吧,那薛郎打算如何帮高三十五中榜啊。“

薛白已有了大概的计划,道:“首先,不能将他引见给王将军。“

这般一句废话,元载听了却是恍然大悟,抚掌道:“原来如此,好在你没有与我打赌。"

~

时至冬月,已有一部分乡贡随着地方押解的税赋到了长安,青楼酒肆里又多了文土聚会抖击时事的声音大雪没有掩盖长安的繁盛。

而在春闹之前,朝廷还有两桩大事,一则灭了小勃律国的高仙芝将回京献俘,二则在陇右战功赫赫的哥舒翰、安思顺也要回朝述职。

他们都是胡人,更是大唐的将军,还是天宝六载最闪耀的几颗将星。

薛白其实有些好奇,如今李林甫举荐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那等哥舒翰回朝面对王忠嗣、李林甫之时会如何自处。

而他能为高适指的上进之路也简单,即结识哥舒翰。

科举终究操纵于李林甫之手,那高适要中榜,必然需有李林甫的好感,而李林甫青睐之人当中,哥舒翰是最有可能赏识高适的据他所知,哥舒翰也该快回长安了。

这日,薛白带着高适到青门酒肆饮酒,说是带他认识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我也不知高兄是否已经识得,高兄好友之中,可有人是天宝三载及第,且在家族兄弟中排行二十七?”

“岑二十七?”高适当即便笑,“王大兄昌龄、杜子美与他亦是好友,开元末王大兄便与我说过这位小友;天宝三载,我与太白、子美漫游梁宋,便听说他年纪轻轻中了进土,年少杰出,我当向他讨教...

“你二人必定会成为知己。”薛白笃定道。

高适道:“王大兄、杜子美皆如此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