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去与来(3/4)

,洗耳恭听。”

高适稍作思量,开口吟了起来。

“六飘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这诗写的既是董庭兰,也是他自己的境遇,两人皆是感叹。但须臾反而豪爽地大笑起来,珍惜这“相逢无酒钱”的友谊。

之后细聊起近况,高适问道:“董先生原本不是在房公门下吗?“

“房公外贬了。”董庭兰叹道,“我居长安大不易,遂也打算游历四方,故说要去宋中见你。你又是为何入长安。”

高适脸色严肃起来,应道:“子美写信来,劝我科举入仕,信上说了春闱五子在年初肃科场风气一事,董先生可有耳闻?“

董庭兰道:“何止有所耳闻啊,房公的外贬也与此事有关。你可知这一年来,长安有一人物声名鹊起?“

“自是知晓,子美写信正是劝我来长安寻薛郎。”

董庭兰点了点头,更详细地说起了这些事.

他是当今颇有名气的琴师,但与李龟年这种宫廷乐师不同的是,他大器晚成,少年时甚至做了乞巧,到了五十岁才开始成名,寄居在房琯府中当门客,为宾客表演。

春闹之事,他其实赞赏春闹五子敢为天下士人争公道的行为,房琯亦是鼓励广平王出头。至于后续的一些事,他一个琴师亦不知细节,只知房琯因此事被贬因此,董庭兰对薛白并无恶感,认为是名重天下的房琯不惜官位而保住了这些年轻人,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故而,依老夫所见,薛白并无左右科场之能。只是颇幸运,先有房公庇佑,后得杨国舅青眼。”

“原来如此。“

高适却见杜甫信上对薛白颇为推崇,猜想董庭兰毕竟是乐师,应道:“我既来了长安,还是去结识一番。”

“也好。”董庭兰道:“李十一郎亦要参加天宝七载的春闹,近日也有意要拜会薛郎,让他带你同去如何?”

"哈哈哈,猜想高三十五便是为春闹而来,我也确是要拜会薛郎。”

次日,李嘉祐一听说高适想要见薛白,不由大笑,道:“春闹五子之中,皇甫冉与我便是至交好友。寻个时日你我便往他府中走一趟,如何?“

“如此,多谢十一郎了。“

“矣,不必客气。“

李嘉祐洒脱不羁,随意摆了摆手。他是千金之子,虽礼遇高适这样有名气的诗人,却不会太过在意。反而看向董庭兰。

“董先生可知,薛郎近来在排戏曲,将呈至御前共赏,一道去如何?也许薛郎欣赏你的琴技,为你也争个供奉宫中的机会。”

“不必,不必。”董庭兰连忙婉拒,苦笑道:“年轻人求的是声色犬马,老夫这张老脸皮丑得厉害,如何能得他举荐?“

“想必薛郎不是如此浮躁之人。”

“是我老了,没有这种进取之心喽。”董庭兰显然不信,摆了摆手。

高适对待此事却很认真,劝道:“董先生一道去吧?我虽居于梁宋,亦闻薛郎之词作,该不是只顾美色之人。”

毕竟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开口,董庭兰这才勉为其难地应下。



宣阳坊薛宅中一片清歌曼舞。

薛白不住这里,是难得才过来一趟,这日正在听念奴给他讲解音律。

“十二律从低到高,依次有黄钟、大吕、太簇、夹钟..

面对着这样一个绝色美女讲解,薛白却是越听越迷茫,末了,待李腾空过来,称李月到了,他便起身。

“好了,今日便学这些,待我慢慢消化。“

"喏。”念奴还想继续教他,笑道:“奴家下次可是要考薛郎的。”

薛白其实学得很辛苦,愈发明白何为音律需天赋,但本就是他自己为了上进要学的,只好苦笑道:“你还真是个好老师。”

他随李腾空到了堂上,只见一个少年郎正负着双手,抬头在看堂上的画像。

听得脚步声,这少年郎回过身来,端的是生了一副好相貌,目若朗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