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雨归途 3、黑暗中的博弈(1/3)

贝拉宁王国首都西北方向六十里,黎塞纳湖中心,黎塞纳宫。

远远望去,黎塞纳宫犹如一座宏伟的山峦,屹立在绿湖中央。这座修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王室宫殿,历经千年风霜洗礼而依旧熠熠生辉,它那每一根恢弘的棱柱、每一片精妙的砖瓦,都代表了贝拉宁王室最为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数以百计的君王,在这座宫殿中接过其先王的权柄,执掌起这个古老的王国,而黎塞纳宫,则作为一位见证者,见证着贝拉宁王室一代代的更替。

是的,如果没有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惨案,黎塞纳宫依旧会是国民的骄傲,依旧会是王国的证明——然而,所有的辉煌都在五十年前的那一夜迎来了终结,与之相伴的,是贝拉宁王室的几近灭亡。

五十年前的王国会议中,包括王室成员、大臣、仆役和侍卫部队在内,总共两千余人在这座宫殿内惨遭杀害,鲜血、内脏、肉块涂满了整个黎塞纳宫。自血案发生之日起,黎塞纳宫连同黎塞纳湖区域,全部划为了贝拉宁王国的禁地,由专门司卫部队把守,任何人不得进入。

据说,半个世纪以来,只有女王大人偶尔会前往这座被封闭的宫殿,去缅怀逝去的全部亲人;也有传言说,在经历了政府与教廷多番调查后,黎塞纳宫至今仍旧保持着惨案发生时的样子。

如今这座被废弃了五十年之久的宫殿,正像一团漆黑的巨兽,蛰伏在湖中央,酝酿着下一次腥风血雨……

………………………………

这是一座血红的大殿,红色的地毯、红色的墙壁、红色的天窗——纵使惨案发生后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这鲜血飞溅的颜色却依旧没有褪去。大殿入口处横躺着十余具白骨,它们完好地保持了临死前的姿态,从那空洞的眼窝中,人们甚至能感觉出死亡降临那一刻的绝望与恐惧。

白骨爬向的方向,金色的王座傲然立于黑暗之中。此时此刻,一位老妪手正撑着额头,静静地坐在王座之上,那孤单单的身影对比起宽敞的宝座显得如此单薄,然而却没有任何不协调的感觉。王座边点燃的一只烛台,映亮了老妪苍老的面庞,同时也照亮了老妪面前一张硕大的棋盘。

凝视棋局良久,老妪终于执起棋盘上的一枚棋子,重重落在了相邻的一个格子中。

当——一声玉石碰撞的清脆声响在空荡的黎塞纳宫中回响。

回应着老妪的攻势,棋盘上其他棋子的布局陡然发生了改变,伴随这一过程,一串阴冷刺骨的笑声在大厅中响起:“嘿嘿嘿——”

清冷的烛光纵然能照亮变幻莫测的棋局,却照不亮老妪对面的黑暗。听着这一阵阵奸邪的笑声,老妪执起了另一枚棋子扣击在了棋盘上,同时蹙起眉头,向着空荡的大殿缓缓地说道:“闭嘴。”

“嘿嘿嘿嘿——”回应她的却是更狂妄的笑声,“着急了吗,小鬼?着急了吧,小鬼!”

哗啦哗啦——好像是提线的木偶一样,棋盘上一枚棋子自动挪到了棋盘的中央区域,其摆出的阵型不但成功抵御了老妪的这次攻势,更是敲掉了对方的一枚棋子。

一阵魔力的荡漾后,被拿下的棋子改变了原本的颜色而重新出现在了战场上,它不属于老妪,也不属于棋盘上那名看不见的对手——改变了颜色的棋子将以干扰子的身份自行游走在棋盘间,同时威胁着双方的行动。

君王棋,这种与魔法同一时代诞生的古老棋种,正因为拥有这种古怪特点,才在1089个棋格间创造了无穷无尽的棋局与阵法。高手间的君王棋,将是一场漫长的博弈,由于越到后期干扰子越多,所以棋盘的走势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变幻莫测。

如今,老妪面前的棋局正处于这风云变幻的阶段,而为了走到这一步,她已经将这盘棋下了五十年。

“只是一枚棋子而已……”丝毫没有介意那枚棋子的得失,老妪淡淡地说道,“这盘棋下了几十年,我们有的是时间,不是么?”

“是的,我有的是时间……”虚空中的声音顿了顿,紧接着,摇曳不定的烛火便齐整地指向了王座上的老妪,“而你……已经临近了终点。”

青色的灯火映照下,老妪祥和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诡谲的笑容:“放心,到那时我一定会拉你一起下地狱的。”

她将干枯的手指伸到了棋盘中央,轻轻点了点一枚棋子,玉制棋子转瞬化为了晶莹的粉尘,消失无踪——在君王棋的棋盘上,唯一能让棋子减少的方法,便是棋手自己动手除掉己方的棋子。少了一枚棋子的中央区域,顿时再一次变得空旷起来

,在那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