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夜叉的正统资料(2/2)

这个时候,大家发现这个夜叉越挨骂,他的恶相越减少,而善相却越来越增加,个子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鲜丽。这可真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于是诸天便来到帝释面前,把这个情况汇报了一下。帝释听了,便来到宝座前,很谦虚地对这个夜叉:“大仙啊,我是帝释!”于是自称了三遍,那个夜叉便渐渐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帝释对众人:“从今以后,不要生嗔恨心。如果遇到恶人面对自己时,也不要生嗔恨心。”

佛陀非常赞叹帝释,并鼓励弟子们向帝释学习,要制服自己的嗔恨心。

关于慈力王血祭夜叉——

有一天,阿难尊者请示释迦牟尼:‘世尊!乔陈如五位比丘,宿世有何因缘,能在世尊刚开悟时,首次听闻佛法而优先悟入实相的道理呢?’

于是,世尊了一段因缘故事:‘有一个大国的国王叫慈力王,是位心存慈善、好为施舍、赈贫救难、爱护百姓的国王。慈力王以仁义、慈善之法教诲臣民,因而国家昌盛、民风纯正。众官员们尽心辅佐治理国家,百姓们尽力耕作,全城百姓安居乐业,到处是繁华的景象。慈力王执政以来,大兴德政,不仅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慈善之心也感化鬼神。

那时候,有五个昼宿夜行的夜叉,专靠吮饮人类的血液来生活。但是,在慈力王统治的地方,人人行善护生,邪恶鬼祟无法靠近他们,更不敢吮吸这些人的血浆。

这五个鬼夜叉因为没有人血可饮,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挣扎著四处游荡,企图侥幸觅食,苟延残喘。

一天,这五个饥饿的鬼夜叉游荡到慈力王的王宫,跪倒在慈力王的脚下,乞求著:‘我们这种阴鬼,只有饮食人的血浆,才能维持活命。但是,由于大王的慈善教化,人们都遵守十善戒,有护法神护身。我们不能也不敢靠近他们,当然就吸吮不到他们的血浆。我们已经饿得难以行走,奄奄待毙。再这样求食不得,只有死路一条了。大王一向以慈善治国,难道眼睁睁地看著我们饿死吗?’完,这五个夜叉涕泪俱下,哭的匍匐在地上起不来了。

慈力王听了他们的话,又看到他们个个精疲力竭、憔悴不堪的样子,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垂怜之情难以抑制,毅然拿起一把刀子,在两条腿上刺破五处,鲜红滚热的血液汨汨流出。‘你们饿了吧!我将我的血液布施给你们,希望你们可以免于饥饿之苦。’留著血的慈力王慈爱地对他们。

这时,五个夜叉急忙用仅存的力气爬起来,往慈力王身上爬过去,有的张开大口去承接热血,有的用碗盛著痛饮。饮了人血之后,夜叉们马上恢复元气,欣喜若狂,个个挺著圆鼓鼓的大肚子,脆拜在慈力王面前,致敬谢恩。

夜叉们纷纷道:‘永世不忘大王救命之恩,若有差遣,愿效犬马之劳。’慈力王瑶了摇头,摆了摆手,对夜叉们:‘如果你们喝足了血,活了命,从今以后,也应该受持十善戒法。我今生能将热血布施给你们,我就很高兴了;将来我若能成佛,一定要用法身来帮助你们,戒除你们的三毒欲念,救度你们脱离生死轮回。’慈力王发了这样一个大愿。

这五个夜叉听了之后,欢喜踊跃的拜别而去。

‘世尊,’阿难听到这里,问道:‘那后来呢?’

释迦牟尼佛微微笑:‘那时候的慈力王就是现在的我!现在的乔陈如他们五位比丘就是当初的那五个夜叉。因缘果报就是如此啊!’

听完佛陀的开示,阿难尊者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聊斋里面记载的夜叉——

《聊斋—夜叉》广东有徐姓经商者,尝出海经商,遇风,飘行月余,舟没于不知名何地,船上一干人不知去向。徐登岸后躲在草丛中,有人声作鸟语,呼啸而过。忽一状如夜叉者突入草丛,见徐色喜,乃上前负徐而去,藏徐于某洞中。盖夜叉硕大而壮,徐奈何不得,遂听之。及至洞,夜叉去而复返,携食物、水来。遂与徐交合,盖母夜叉也。由是徐居洞数日,唯夜叉出外寻觅食物与徐,夜则与徐同眠。居无何,徐迹渐露,一日,夜叉出,有数母夜叉入洞欲劫徐,强徐交,徐方惶恐间,唯受其嬲耳,夜叉忽返,力战群女叉而却之。于是夜叉携徐出,与族人见,遂不恶徐。徐有医术,已而渐习鸟语,与族人诊病焉,后以活数人而名声大嘈,四方视病者甚伙(谁中医是伪科学?),夜叉与有荣焉,遂无人敢凌徐。居数年,一日秋风起兮,徐有思乡之感,欲归。适有中国船泊于近地,徐即携夜叉并二子登船。时西南风急,船行十数日抵粤。徐登岸后即携妻同子见父母,时翁姑方在堂,见媳与孙惊怖走,盖疑是夜叉来。徐乃温言释之,寻亦渐安。后徐二子渐长,孔武有力,四方闻名,中武举,官至游击,率师平湖南苗乱,其母亦披挂上阵助子,帝佳其壮,有旌节云。

。。。。。。

收集:妹妹拖着洋娃娃

整理:静静di田野

。。。。。。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