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煤窑,矿工(1/2)

吴堡,位于山陕边界,临近黄河,明代的吴堡占地广阔,辖区包含了后世的吴堡、柳林、方山和临县一部,境内还有黄河渡口军渡♀块地方在后世被称之为霍西煤田,以富含浅层煤、露天煤闻名。此时的吴堡本地人多以采煤贩煤为副业,且由于技术的落后,当地的采煤业以私营为主,小煤窑居多,躲过了万历皇帝派驻天下大矿的矿监税使,不用交矿税,收入很是丰厚。

谭良栋现在所在的地方叫杨家坳子,有一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分支☆家坳子的王家借着太原府本宗的虎皮抢下了吴堡一半的小煤窑,日进百银,又借着山陕大旱,放高利贷、印子钱,大肆侵吞土地,短短一年时间便成了吴堡境内最大的地主。

而老谢准备带老吴头和谭良栋去的就是王家名下的一处小煤窑…本按照官府的规矩,像谭良栋这样来历不明的流民是要被关押起来遣回原处,但山陕大旱,陕北去年全境粮食歉收,为了讨口饭吃,各州县跑出来很多人,大部分往陕南流去,少部分进入山西境内。

一开始官府还设卡拿人,但随着流民队伍的壮大,官府怕激起民变,只要流民不聚集在县城周围,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看见。

谭良栋三人来到一处小煤窑前,从下方看,矿山上的各处矿洞黑乎乎的。老谢已经干了一段时间了,认识管事的,带着讨好的笑对管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那管事看了看老吴头,身体还算壮实,是个干苦力活的人,点了点头≈看了看谭良栋,瘦瘦弱弱的,是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娃,皱眉道:“这小娃子也要来挖煤?”

老谢赶紧回道:“是的,是的,这小娃子跟我们一起的。”

“哼,老谢,你是知道这里规矩的,一天挖不够三十筐可没饭吃,这小娃子能挖够?你两能给做担保?”

谭良栋瞧见管事一脸怀疑样,刚想上前说两句,老吴头就直接开口道:“能担保得了,你说,要怎么担保?”

“好啊,你们三,每天一百筐,挖不够没饭吃!”

“你……”这管事明显是在刁难人,谭良栋被气着了。

老谢拉住了谭良栋,老吴头对管事道:“好,但是你得先管我们一顿饭。”

“可以。”管事说完后叫过旁边一个拿着鞭子的监工,低声吩咐了几句∏监工看了看谭良栋三人,甩了甩手上的鞭子。

在去吃饭的路上,老孙头对谭良栋低声道:“小子,看到那些拿着鞭子的人没,这地方可不是什么善地,管好自己的嘴,能忍就忍,不要连累了我们两。”

老谢也点头道:“老孙头说得话你要记住,人离乡贱,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谭良栋刚刚差点失控,自己也是吓了一跳,现在自己是别人砧板上的肉,任人拿捏,一旦出了事就麻烦大了,重地点头道:“两位老哥的话我记住了。”

三人分别领到了三个糜子面馒头和一碗小米粥,谭良栋早就饿坏了,三口两口的就吃完了,顾不得那淡淡的霉味。吃食进了肚子,谭良栋感觉好多了,身上也渐渐恢复了些许力气。

在吃饭的空当,老谢跟谭良栋大概讲了讲要注意的事□家名下的这个小煤窑属于露天煤矿,煤层仅在地下数米深,可以这样讲,小煤窑方圆数里地下都是煤 煤窑一共有二十来个矿洞,每个矿洞一次最多进三个人,一般是一个老手带着一个新人,老手找地方挖,新手负责把煤运出来≮矿洞里挖煤是很握的事,在这个几乎不讲防护措施的时代,再加上王家又是私开的小煤窑,矿洞里几乎没有任何支柱,故选择挖煤点极其重要,否则很容易造成矿洞坍塌。

在吴堡,只有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才会选择去挖煤,并且每次挖煤的报酬还不能低。但现在,从陕西过来的流民为了能吃上一口饭,给自己一条活路,基本都选择去挖煤□家对流民矿工极其苛刻,每天挖不够三十筐煤不给饭吃,还立下了一条规矩,只要来到了矿上,每个人必须得挖够三十筐,不然就等着监工的鞭子吧,至于报酬,矿上管事的表示能给流民们一口饭吃就已经是王家在做天大的善事了。

吃完饭后,三人从监工那里分别领了一把铁镐和一个竹筐。

在进矿洞之前,老谢拉着老吴头和谭良栋在矿洞门口跪下,口中念念有词:“求老神庇弟子此次下矿一切顺顺利利,求老神庇……”

磕了三次后,老谢站起身来,饿了老吴头和谭良栋两句,领头进了矿洞。

随着不断的深入,矿洞里越来越黑,也越来越窄》良栋的前身做过矿山设备维护,也下过两三百米深的井,但都没有钻这个矿洞难受。到了后面,矿洞窄到谭良栋只能匍匐前行,洞里到处都是碎煤块和石子,垫的人生疼。

爬了一段距离后,前面传来老谢的声音:“可以了,就到这。”

老吴头挪了挪身子,“黑漆巴乌的,可惜不能点火。”

谭良栋接口道:“不能点火,矿洞里有东西,遇明火就爆炸了。”谭良栋本来想说瓦斯的,但想到自己不再是身处二十一世纪,瓦斯这个词是舶来品,甲烷的音译,在这个时代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