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152.埋伏(1/2)

“什么?”从乌江岸边要塞逃回去的土司兵,把明军要渡乌江的消息告知安思明。

“有没有注意敌人有多少?”安思明问道。

“安老爷,这……不确定明人有多少?”

安思明消是小股明军过江,养龙坑司刚被他调走五百人,内部正是空虚的时候。

然而,被他派出去查探的斥候随后回来报道:“安将军,明人已在岸边扎营立寨。”

“人数有多少?”

“明人营地外有巡逻队,属下无法靠近查探。”

“安将军,不必的,依属下看,这伙明军应该不过千人,那朱燮元最要紧的是解围贵阳,在咱这他耽搁不起!”有部将进言道。

安思明摇头道:“话是这样说,但毕竟明人已经守在了岸边,还是需要派人报给国主的。”

斥候兵接了安思明的命令离开后,养龙坑司一名部将直接道:“安将军,明人刚过江,我等正能以逸待劳,何不派人和明人正面冲杀,杀杀他们的锐气。”

养龙坑司的这些骄兵悍将跟着安邦彦打败了水西周边太多的卫所军,连续的胜利之下,让他们根本看不上明军。

水西内部消息传递的太慢,养龙坑司的安军还不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早已腐朽、不堪使用的贵州卫所军,而是从晋地调过来的吕梁镇和素有威名的白杆兵。

“好吧,那你们带些人去迎战明人。”安思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答应了部将的要求。

且说明军这边,秦良玉和谭良栋在给铁索桥起名“镇安桥”后,便回到营内,稍事休整后直接向养龙坑司内挺进。

抢修镇安桥,就是为了让大军迅速过江,让养龙坑司的敌人反应不过来。

吕梁镇和白杆兵合起来足有八千人,这么多人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出动,分成三路,在预定地点集合。

三路之中,吕梁镇单独作为一路前进,张应宸部作前军,刘文景部和殴部护在两翼,屈华部和康军伟部作为中军。康军伟还在成都养伤,谭良栋直接指挥。

养龙坑司内主张出战的安氏部将,在搜罗了自己的部曲之后,又强行征调了一批奴隶,凑够八百人,直接朝吕梁镇而来。

“将军,前方十里处发现敌人!”吕梁镇的斥候探得安军的消息,报给谭良栋。

“大概多少人?”

“不超过一千人。”

“哈哈,送上门的肥肉啊。传令张应宸,往中军靠拢,刘文景和殴部,在山道两侧埋伏≮队郭世贵,寻找发射阵地,一举吃掉这伙敌人!”

“是!”

张应宸接到命令后,迅速命令部队后队转前队,改变行进方向,同谭良栋的中军靠拢□文景和殴两部将辎重物资留给后面的部队,自己领着所部轻兵埋伏在山道两侧。

郭世贵把炮队的十五门飞雷炮分散开,选择合适的制高点,一旦敌人进入埋伏圈内,就自由射击。

中军,跟在谭良栋旁边的屈华摇摇头道:“将军,这养龙坑司的叛军如此托大,也不知他们依仗的是什么?”

谭良栋到是猜出来了,不过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问道:“屈华,你知道安邦彦叛乱以后,花了多长时间打到贵阳城下?”

屈华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谭良栋伸出右手,说道:“五天,就用了五天的时间!周边的卫所军完全不堪一击,听说安邦彦的土司军来了之后,全都跑了,没跑的也被叛军压着打,五天时间之内,从水西城到贵竹司,安邦彦就没遇到过大的阻碍,直接就到了贵阳城下。”

屈华想到了老家山西的卫所军,不也是这般涅,一个罗汝才,带着八百人,就肆虐了大半个晋南,最后还安然退回陕西。

“养龙坑司的这些人,跟卫所军打仗打多了,自视甚高,谁都不放在眼里啊。”

屈华听了这话,冷笑道:“如此轻敌,他们就等着被包饺子吧!”

养龙坑司的安氏部将确实轻敌,仗着自己对地形熟悉,连斥候都不派,直接朝乌江岸边而来←们不知道的是,吕梁镇和白杆兵并未在乌江岸边汪,稍事休整后就直接前进,一头撞进了吕梁镇设下的埋伏。

炮队阵地处,刘文景、殴和郭世贵待在一块。按照计划,等敌人进了预定地点后,炮队开始射击,等敌人被炸乱之后,步兵发起冲锋。

每一门飞雷炮旁边都跟着一名把总,步炮协同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步兵和炮兵要时刻保持沟通,避免己方步兵被误炸。

养龙坑司的安氏部将还在往前走,丝毫没注意到自己已经进入了吕梁镇设的埋伏圈。

倒是旁边的部曲感觉到了什么,说道:“老爷,这段路怎么感觉有点怪,有些太过安静了。”

安氏部将摆摆手道:“不要这么敏感,就明人那些怂包软蛋,现在肯定还在岸边的要塞里待着。哼,也不知道要塞里的那些家伙在干嘛,居然被明人给得手了,一群废物!”

部曲的话终究还是起了作用,部将派出一支小队查探周边山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