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望星河 第二章:青木来人(2/3)

缓缓进入了沉思静坐的状态。

......

韩宅门外,一位随着手中玉玦指引,自村口信步走来的明黄道袍年轻修士。闭目略微一感应确认无误后,伸手拉起了铜首门环。

不多时,大门拉开,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衫老者拄着拐棍走了出来,正是韩家的老管事。

于管事眼见门口立着一位年轻道士,约莫二十出头,姿态从容隐隐出尘。微微一愣后,似是想到了什么,旋即小心翼翼探询道:“阁下在何方结庐?来我韩家所为何事?”

那青袍道士脸上不动声色,淡然开口:“我是青木宗门下,来此复师长之约,带一名仙材入山修行。”

于管事听闻大惊且喜,忙将年轻道士迎进门内:“仙师快快请进,我家老爷苦等仙师已久!”

年轻道士跟着老者穿过庭院,来到主厅。

于管事将那年轻道士引至上座。斟上茶水后,歉意交代仙师稍候,马上转入屏墙后的主居所在请韩老爷去了。

不多时,韩老爷身着一套绸布长衫转过屏墙来到厅堂中,快步走到近前,深深一拜后,恭敬说到:“韩某恭迎仙师仙驾莅临寒舍。”

年轻道士颔首示意之后,韩老爷这才转去陪坐对侧,继而试探地询问,“不知如何称呼仙师道号?于何处修行?”

那年轻道士略一沉吟,念头轻转,回道:“吾乃青木宗门下,专司接引俗世弟子入山修行,行走凡尘不语俗名。韩翁称我为何道士即可。”

“原来如此,还请何仙师原谅老夫无知冒犯,”韩老爷略带歉意的说道,旋即话音一转,小心探询:“何仙师既然是来此接引,应当有接引之物,不知可否...”

何姓道士闻言将袖中玉玦摸出,放在桌上,示意韩老爷自行查看。

韩老爷小心翼翼伸出手掌,将那块椭圆玉玦移到近前。

玉玦触手温热,色泽森绿沉凝,形状大小也都于韩冬脖颈所系如出一辙。

至此,韩老爷再无疑虑,重重一吐鼻息,展颜笑道:“何仙师果然是我儿仙缘所系,韩某失敬。”说完拱手告罪一声。

如果是五年前那位看似平和实则气势凌盛的仙家,他自不敢也无需如此试探。

只是眼前此人关系到韩家兴旺所在,在韩老爷心中,慎之又慎也不为过。

何姓道士眉头不可察觉的轻皱,感受到韩老爷在确认玉玦之时的气息变化,略带疑虑。心下一转,却也没说什么,点头道:“无妨。”

韩老爷此下压着嗓音道:“我儿今年已经六岁,当年周辰过后至今韩某始终谨遵昔日仙师诉下,按照约定,倾力栽培,隔离凡尘俗扰。希望他今日能入何仙师法眼,能够顺利踏上仙途。我和他母亲就也于心无愧了。”韩老爷边说边满脸真挚地看着何道士的神色。

那何道士只是轻轻颔首不语,韩老爷见他不动声色,一副理当如此的模样,心下不由暗急。

于是韩老爷端起茶壶,自行倒了一杯茶水。

借着蒸腾的白气雾霭掩饰眉间的一丝渴望,继续说道:“可怜我儿尚且年幼,此后入山修行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再见一面。冬儿是我韩家独子,此去入山恐怕此生再见殊为渺茫。都说山中一日尽,世上已千年,我等凡躯又如何能等得?唉!”

何姓道士终于听得韩老爷的言外之意。他本就不擅长与俗世之人打交道,韩老爷连番言语试探和暗示之下更是心有些许不耐,正待言语。此下心神却另有感应,抬头向厅门望去。

韩老爷自然也只能停下话头顺势望去,不多时门外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

韩冬随着于管事来到了厅堂前,向内谨慎打量了一下,着意看了看身形拘谨的父亲对面的年轻道士。竟不由自主在心内产生一丝亲切之意,下意识向着那年轻道士望去。

他背后停在厅堂门口的于管事,蜻蜓点水般在老爷和韩冬背上扫过,得了眼色示意的他躬身拉合厅堂的扇门。

厅堂内韩老爷起身将韩冬拉到何道士近前,谄笑道:“何仙师,这就是小儿韩冬,”继而转头对韩冬吩咐,“快快给何仙师请安。”

韩冬从进门后就带着新奇和懵懂的神色看着何道士。此时听见父亲言语,乖巧地躬身行礼:“拜见何仙师,祝何仙师身体安康,顺心遂意,得道成仙。”行礼过后,韩冬立在一旁,眼神垂下看着身前地砖,显得十分乖巧。

何道士受了一礼,轻轻颔首,抬头对韩老爷说道:“接下来我需与令儿独处,烦请安排一处无人打扰静室。”

韩老爷一听,自然唯诺应承下来,此刻再看向韩冬时眼神也带上了额外的柔和。在仙师面前亲昵地摸了摸韩冬的脑袋,交待了一句:一切听从何仙师所言。

随后出门领着于管事安排收拾去了。

待韩老爷勤快地迈着细碎小步和门外的与管家走远后,何道士盯着韩冬看了半晌,也不言语。韩冬自然只能拘谨站立,垂手不语,形态之间似有略微的拘束又不便擅自乱动。

等韩冬脸上略微有些不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