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四十年前的便条(1/2)

回了趟家,家里一切如旧,只是到处落了些尘,稍打扫一下即可。

离子调查事务所已经很久没有开门营业了,在封龙庄时,有客户打过电话,只是案子都在r市,陆离抽不开身,也就一一婉言拒绝了。

“陆侦探,你可回来了,玩得嗨不?”隔壁晓峰书屋老板江晓峰听事务所有开门的动静,特意跑出来找陆离寒暄。

陆离微笑,回答:“我不是去旅游,是有案子。”

“哦!”谈及案子,就涉及到私密,江晓峰也就没有就案子盘问,免得尴尬。

江晓峰是开书屋的,陆离“哗”一声打开了卷帘门,一边开玻璃门一边问江晓峰:“江老板,你是开书屋的,我可不可以向你打听一个书屋,r市的。”

“当然可以,我是开书屋的,r市的书屋书店,作为我的竞争对手,没有我不知道的。”江晓峰还没有听到陆离的问题,既拍着胸脯打保票说。

“和平书屋,和平书屋听说过吗?”陆离心里一乐,真问对人了。

“呃……”江晓峰沉吟,皱眉,作沉思状,似是在他脑子里的信息库中搜索,然而,许久之后,陆离都已经打开了玻璃门,江晓峰都没有搜索出个结果来。

玻璃门打开,这个季节偶尔回潮,r市又雨水多,事务所里涌出一股南风天过后遗留下的特殊气味,令人不适。

“哎呀,好大的味道,都发霉了。”江晓峰挥手,驱散鼻子前的霉味,却不起效果,果断转身绕回书屋。

“喂,和平书屋还没有告诉我呢?”陆离忍笑,江晓峰的牛吹早了,这下尴尬了。

江晓峰在自已的书屋里回答:“没印象。”

江晓峰当然没印象,四十年前,江晓峰连个精虫都不是。

玻璃门下塞着几个信封,多半是客户留下的求助信,毕竟有许多事情,不宜大动干戈,没到撕破脸皮,对薄公堂的时候,特别是怀疑,缺少证据前。

因为这些事情,所以诞生了陆离这样的职业,为人找证据,为人解开迷惑。

把信件丢在了办公桌上,然后打开空调,换一下室内的空气。

打开电脑,把武贡梓发给自已的那张信笺照片入档,然后打开,陆离瞥了一眼。

“江南大道87号。”陆离念出了和平书屋信笺上印刷出来的地址。

江南大道,许久以前就是这个名字,以r市过城大江以南而命名的,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江南大道都是r市的商业繁华区域,如今,甚至有人已经私下易名为“商业大街”,可见商业的繁荣程度。

但这四十年中,江南大道分段重建过,这个87号未必就是现在的87号,准确找到,不敢说难,但绝对很麻烦。

“味道太大了!”陆离也嫌弃地挥了一下鼻子前的空气,然后走出离子调查事务所,转身进了晓峰书屋。

晓峰书屋天天营业,而且人气天天有,所以回潮发霉的现象很轻微,加上江晓峰对书籍的爱护,在书屋,几乎闻不到异味,只有书籍里铅字印刷的油墨味道,以及浩瀚知识的味道。

晓峰书屋是卖书的,但上架的许多书,从拆封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命运,被人当作样品书,翻来覆去地看,甚至有些学生来了,根本不买书,而是看书,有的甚至一看一整天,饿了就街头面馆吃一碗面,回来接着看。

江晓峰把这些书列入了损耗,从来不拒绝有人在店里看书,甚至还为看书的小朋友准备了马扎。

江晓峰说,这叫笼络人气,引进人流量;陆离说,这叫制造繁荣假象,欺骗消费者。

但无论如何,至少让一些不宽裕的学生看到了书,学到了知识,让一些想买书的人为此留步。

“江老板,有适合我看的吗?”陆离趁事务所里空气不好,想看看书,但上架的书籍繁杂,从中挑选很麻烦,陆离一向都询问江晓峰,因为他自已也天天在看书,谓之为学习,他说,有一天他也要写一部书,然后上架到全国各个书店。

“你看的?”江晓峰与陆离年龄相仿,也喜好无聊时开个玩笑,逗个闷子,此时,假装皱眉沉思,然后一拍案头,故作深沉道,“你看的,我这没有,小网站上应该会有的,要不推荐几个给你?”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世界,江晓峰说什么,陆离知道,陆离想要什么,江晓峰知道,但就是装作不知道。

陆离当然知道江晓峰的意思,怼道:“你自已看看就得了,别教坏我这个老少年。”

“那我就不知道你喜欢看什么书了,反正我这的许多侦探你都貌似看过。”江晓峰无推荐。

陆离是想查些资料,关于r市发展的资料,但晓峰书屋铁定是没有的,两人嬉笑了一会儿,陆离自已扎进了一堆小学生中学生中,找书打发时间。

r市多雨,今年似乎特别多,陆离来时,阳光明媚,但看了会书,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哗啦啦下起了雨来,而且还不小,着实令人心烦。

而陆离,其实在书屋打发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出来时,天色已晚,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