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奇怪的卷宗与案发地(1/2)
带着心中的疑问,顾彪继续翻阅着手里的卷宗。>
这部卷宗记载的大部分都为上一代大商帝王帝乙的史料,这些史料距今最短的也有差不多四千年的历史了。>
也不知道这本卷宗是何时编纂的,虽然纸张经过了仙法的特殊处理,不过还是显得老旧。>
没有过多关注材质的问题,在翻阅的过程中顾彪的内心里又多出了些许疑问:>
这部史料究竟有何异处,为何一名宫女临死前会握着它?>
凶手为何不取走卷宗?>
是故布疑阵,还是背后有什么秘辛?>
……>
心里的疑问是越来越多,可是顾彪没有获得任何一个疑问的答案。>
在翻阅的过程中,顾彪还发现了一处细节。>
或许是某一个借阅者的阅读习惯问题,卷宗上偶尔会发现指甲在某些句子上划过的痕迹。>
这些有轻微划痕的地方,都是一些帝乙在位期间发生的大事。>
顾彪数了一下,大约有二十九处左右的划痕,分别对应了二十九件大事。>
对比了一下这些划痕,顾彪又发现有三处地方,划痕反复,显得杂乱。>
就像是某个人对这三件事反复的思索、反复的阅读过一样。>
这三处划痕分别记载的是:>
大商历20237年——20341年,诸侯猖獗,在其背后世家的推动下,大商经历了长达104年的平叛……>
大商历20343年起,大商帝王帝乙感伤百年平叛带来的流民失所问题,十年间分别以赈灾、在市井间建造抚养所等名义,陆续动用了国库资产……>
大商历21442年,新王帝辛继位……>
在这三处划痕反复的地方,特别是最后一处,不仅在句式里有划痕,而且在“新王帝辛继位”前端,还有着明显多余的刻印。>
不过顾彪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这些划痕的意义。>
或者说划痕所代表的事件,与本案究竟有没有关系。>
最终顾彪只能无奈的暂且放下。>
尝试着换一种思路去解读这部卷宗。>
「或许这本卷宗背后藏着一部仙法秘籍呢?」>
跟随这种想法,顾彪试着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看看能不能发现卷宗不一样的地方。>
可是一切都是徒然。>
纸张里面没有夹层,在透光下、阴影里也没有显示出多余的字迹。>
虽然前世里一些故事里经常记载,有些特殊的文字隐藏手法需要用火烧。>
可是这本卷宗事关重大,如若失败了还没有找到线索,顾彪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到最后也没敢轻易尝试。>
「难道还要再换一种思路吗?」>
顾彪在心里想到。>
「或许这部卷宗里藏着某种密码?类似于栅栏密码、摩斯密码那种?」>
「亦或者是某种密码的密钥?」>
发散着思维,顾彪继续做着各种的尝试……>
……>
“顾大人,天色不早了,您还要去一趟案发地吗?”>
等门外的侍卫敲门询问的时候,顾彪这才惊觉已经是傍晚时分。>
放下了手里的卷宗,顾彪沉思了一下。>
考虑到明日还要随着帝云兮一同去寻帝妃皇子咨询一些相关问题,顾彪决定还是应该探一探案发场地。>
于是顾彪沉声回应:“嗯,你稍等我一下,我们这就去案发现场。”>
……>
将卷宗还与刑部负责管理证物等相关物件的库房,行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顾彪终于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案发地。>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按理来说没有大事,外人不得再入皇宫。>
不过本次顾彪查案奉的可是帝辛的命令,而且手上又有帝云兮的令牌,皇宫禁卫自然是不敢造次。>
灵石与仙法结合发出强烈的光芒,将永怡宫外枯井附近照得通亮。>
顾彪在这三尺之地环视了一圈,随即听着随行的刑部官员张口说到:>
“顾大人,此处便是宫女死亡的地方。”>
刑部侍郎朝着顾彪示意,便伸手往枯井的方向一指。>
这名刑部官员姓林名毅,听说是近些年科举制推行以后,凭着真才实学才最终走到如今刑部的位置,与那些世家推举的人可不一样。>
对于这些靠着自己真本事奋斗的人,顾彪一直心怀敬意,毕竟他们已经有了他一半的本事。>
嗯,他可不一样,他不仅努力且有真才实学,而且他还有富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