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严世蕃:爹,大明又缺钱了(1/2)
黄巾军的高光时刻,仅仅支撑了三个月。>
很快,大汉对黄巾军的反攻便进入到了关键阶段。>
中平元年,五月,京师见皇甫嵩被围,派曹操率军救援。>
不过援军未到时,皇甫嵩已心生一计,在傍晚时分吹起大风,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黄巾军营寨周围的杂草,用火攻大破敌人,大呼进攻,城上亦举出火把响应,皇甫嵩以鼓助战,冲入敌阵。>
黄巾军大乱,四处奔走。又遇上曹操的援军,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数万人,汉军大胜。>
六月,南阳太守秦颉与张曼成战斗,斩杀了张曼成。>
黄巾军便改以赵弘为帅,以十多万人占据宛城。>
而皇甫嵩与朱儁军继续进击汝南、陈国的黄巾军,追击波才到阳翟,最后在西华大败彭脱,余军想逃到宛城,但孙坚登城先入,众人蚁附般推进,大破敌军,成功讨平豫州一带的黄巾军。>
另一方面,卢植在冀州数战大破张角,斩杀万多人。>
好巧不巧,正值汉灵帝派太监视察军情,有人劝卢植贿赂,但卢植不肯,太监便向汉灵帝诬告卢植作战不力。>
汉灵帝大怒,用囚车押送卢植回京。>
京师唯有下诏再重新调整:皇甫嵩北上东郡;朱儁则攻南阳的赵弘;而以董卓代替卢植,攻打冀州黄巾。>
大汉气运,再度倾垂。>
刘备便在这种战况下,和公孙瓒一起,赶赴到了冀州战场。>
大汉的兴衰,是刘备需要考虑的。>
蜀山的功法,才是嘉靖需要考虑的。>
张角的《太平要术》,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嘉靖志在必得。>
中平二年,张角病亡,刘备返回涿县,以军功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镇守幽州。>
不负所望,他暗中拿到了《太平要术》这部奇书。>
修行之法嘉靖不在意,其中记载的炼器之术,却格外为嘉靖所重视。>
众所周知,材料是制造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材料工业是基础性产业。>
材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工业化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大明从工业文明提升到修仙文明,暂且先不提。>
嘉靖修仙所需的材料,就已经需要举国之力来维持了。>
从《太平要术》上抄录来的修仙材料科技很简单,就是以修仙手段对其进行浓缩提纯。>
金银铜铁锡,一吨浓缩成一斤,一斤浓缩成一克,最终形成五金之英。>
这才是祭练道家飞剑的必需材料。>
道家飞剑,能刚柔吞吐,变化无方,但也不是任何一口飞剑都能通灵变化,须得以岁月为火候,长年累月的祭炼不可。>
道家飞剑的祭炼,跟寻常法宝不同,分作炼形、炼质两途,每炼一次形质,品质便跃升一分。>
炼形之剑,通灵变化,能长短如意,分化万千。>
炼质之剑,只求锋锐,一剑可斩万物万法。>
而若是飞剑的材料品质太差,不但炼形炼质的时候,要加倍艰难,多半炼一两次就到了品质的极限,无法继续炼剑了。>
嘉靖倒并不是对飞剑、法宝之流情有独钟,非要不可。>
但未来的攻略世界,等级越来越高,没点底蕴在手,真的忽悠不住诸天万界里的那些老六。>
未雨绸缪,也该早做准备。>
基础的修仙手段,培养炼化材料的工具人,这个不是难度,大明朝旁的不多,就是人多,万里挑一,总能找出一批适合的修道之人。>
但基础材料,旁的不说,那金子就贵重了。>
嘉靖要的不是一口飞剑,他的胃口,从来都是个无底洞。>
内阁值班房,严嵩正在修行。>
工部侍郎严世蕃大步闯了进来,等严嵩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这才负气的大声道:>
“爹,儿子这个工部侍郎做不下去了。”>
“什么爹?跟你说了多少遍,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是,阁老。”面对越发深沉威严的严阁老,严世蕃没了脾气。>
“没了银子,找户部去批便是,你急什么?”>
严世蕃苦着脸:“阁老啊!这不是一点半点银子的事,内库山一般的银子已经见底了,我忙得连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还要和户部扯皮。我累啊!我苦啊!”>
严嵩伸出手指敲着桌子:“为大明,为皇上,再苦再累,你也要甘之如饴,在这里你说什么胡话?”>
严世蕃依旧苦着脸,压低了嗓音:“大明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