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覆灭满清!(1/4)
“报!禀大帅,袁总督来信:鞍山城已被拿下,满清英亲王阿巴泰与正蓝旗一众贝勒、额真被擒,正蓝旗近万人投降!”
“报!禀大帅,曹总督来信:千山之战结束,满清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满达海的镶蓝旗、镶红旗三万兵马尽数覆没,睿亲王多铎、郑亲王满达海被生擒!”
众将听着消息忍不住拍手叫好:“好啊,辽阳、鞍山、本溪之地,已经没有鞑子的主力了!”
“是啊,鞑子的三王都被擒了,皇太极那老奴估计要胆战心惊了!”
“哈哈哈哈哈!”
众将欢呼着,张好古眼中也满是笑意,多铎,满达海,阿巴泰,满清现有的王爷就那么几个。
满清现在是皇太极为皇帝,亲自统两黄旗,然后颖亲王萨哈廉统正红旗,郑亲王满达海统镶红旗,英亲王阿巴泰统正蓝旗,睿亲王多铎统镶蓝旗,睿亲王多尔衮统正白旗,肃亲王豪格统镶白旗,余下的都是贝勒郡王。
这六位亲王就是如今满八旗最有实力的人,每个人手底下打底都有本旗两万甲兵。
如今郑亲王满达海,睿亲王多铎,英亲王阿巴泰三个亲王被擒,八旗有三旗兵马覆灭,一次性让满洲女真折了六万青壮,这样的痛足以让满清痛不欲生了。
在数年前,满清刚刚折损了三万多青壮,而在张好古执政大明的这十年中,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满清总计折损的八旗青壮足足十几万,相当于满清一代青壮被打光。
一下子三旗没了,沈阳城里的八旗大爷谁不害怕啊?
此时的辽东之地温度已经大大降低,白天都能感觉寒风刺骨,不知什么时候也许就会下起了大雪。
因此多尔衮认为自己起码是可以和明军来一场旗鼓相当的野战,让明军见识见识大清国八旗劲旅的厉害。
沉吟着,皇太极说道:“如今前线兵败,英亲王、郑亲王、豫亲王生死不知,但接下来的仗还是要打的。”
就连多铎这个能打仗能砍人的大将都败了。
信使说道:“大帅,还有消息说,抚顺的颖亲王萨哈廉倾巢出动了。”
在沈阳的皇宫内,穿着龙袍的皇太极一脸阴沉的召集了自己麾下的文臣和满清国族们:“多铎、阿巴泰、满达海都败了。”
“该怎么继续和明军打,怎么保住大清国这份基业,还要大家出力。”
张好古则是说道:“不论萨哈廉来不来,我们就当他来,按照正面之敌在六万以上来规划这一战。”
这大清国的气数该不会尽了吧?
想着这些年从手下收上来的钱财,再想想家里的妻妾,那大片的庄子和奴才,这些权贵们都有了各自的小心思,若是沈阳都守不住,大清国真的没了希望,是不是得另寻他路啊?
“明公,看来要让我们的重炮先注意满清的火炮,大战一开始,就要一次性敲掉多尔衮的炮兵。”
多尔衮甚至以为皇太极的两黄旗装备比自己的正白旗还要好呢,毕竟好歹也是大清国的禁军,是皇太极的自己人,那装备还能不如自己的正白旗?
抱着这样的心思,多尔衮对皇太极支援给自己的这一万两黄旗是抱有很大信心的,更何况皇太极还给他提供了一大批火炮和火枪。
张好古点点头:“让各部准备吧。”
“明军狂妄自大,深入我大清境内,是该让他们知道我大清的厉害了。让他们好好回忆回忆,当初我满洲八旗健儿是怎么追着明军漫山遍野跑的!”
旗人们害怕的不行,想着抓紧离开沈阳城外出避难,或是紧闭门户省的被大清国抓了壮丁,而那些投靠了满清的汉人和蒙古人,感情就更复杂了。
“怎么都败了?!”
多尔衮穿着厚厚的棉甲,手中马鞭指向对面那高高立起的张好古大纛,他自然是知道明军主帅是谁,只要杀了张好古,明军不仅仅会崩溃,明国更是要动荡不安,到时候大清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喘息发展!
都是张好古!如果不是张好古,大清国也不会落到如今这个境地!
“臣弟愿意迎战明军,让明军看看,我大清的勇武!”
如今鞍山城、本溪城、辽阳城已经是一片白幡,城里的女真家家披麻戴孝,一片哭嚎。
张好古若有所思:“也就是说,我们要面对的不是四万人,而有可能是六万人。”
“已经处置妥当了明公,现在我部已经对鞍山城内的官衙、府库等进行查封清点。”袁崇焕说道。
皇太极痛定思痛下允许各旗自行扩从旗人,抓野女真也好,抓农奴也好,这几年好不容易让各旗恢复了点生气,强征兵丁凑了现在这十几万兵,一下子又折损出去六万,其他旗不好说,但两蓝旗和镶红旗已经是爬不起来了。
沈阳城里已经是乱哄哄一片了,不少人家哭嚎着挂起了白幡祭典那在鞍山、辽阳和本溪死伤的亲人,还有一批聪明人见状不妙立刻收拾行李就想要逃离沈阳。
“正蓝旗、镶蓝旗还有镶红旗,那可有三旗兵丁啊,就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