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介入日本(2/3)

了,应该算是共识了,郑尚在微微点头,而毛利幸男惊叫出声,啪嗒,筷子掉落在了地上,这在日本是极为失礼的。

毛利幸男连连告罪,但郑尚在却看到他捡起筷子的手在微微颤抖,郑尚在忽然想到了几件事,那是明国海商的故事。

郑尚在意识到,在日本人的脑袋里,海商与海盗兵没有明确的分别,而明国海商在日本更不是一般的存在,比红毛夷还可怕,远在嘉靖朝,海商汪直在平户就自称宋王,而日本的大名们很多用接待天皇的礼仪对待他,而在二十年前,海商李旦、颜思奇等还密谋推翻过德川幕府的统治,如今毛利幸男听了让幕府开海是明国海商的共识,脑袋里立刻想到无数的明国的海商化身海盗,蔽海而来,进攻日本的画面。

“是某言语不详了,如今大明海贸兴盛,但海商却是多是遵纪守法的,与以往多有不同了,毛利君虽然见某家船上有些许大炮,但也是为了走海安全,防备狂徒的。”郑尚在笑着解释道。

毛利幸男微微点头,挥手示意一旁的琵琶女下去,他说:“郑君无需致歉,说实话,希望幕府开国海贸的岂止明国海商,便是我等藩国也是翘首以盼的呀,此次幸男宴请郑君,实在是受了家主的委托,若不是在这里遇到郑君,怕是也要去汉城叨扰了。”

郑尚在自然知道毛利幸男的话并不是那么实在,毛利家所领的长州藩想要开国通商,为的可不是海贸的利润,要知道,在战国时代,毛利家可以领中国地方十国一百二十万石的大名,其家主一度成为五大老之一,只不过关原之战后,战败者被德川幕府除名、减封,如今只有两国三十七万石,就连最为富庶石见银山也是被幕府抢走了,毛利幸男这是在打听明国对日本的态度,希望从中渔利,恢复以往长州藩的荣光。

弄清楚了毛利家的意图,郑尚在感觉说话游刃有余起来,他说:“某不过一介商贾,实在不宜与毛利君讨论这种事情,毛利君,有事便请直说吧,你我也不是一两日的交情了。”

毛利幸男忽然用力的一鞠躬,说:“如此,幸男便冒犯了!”

郑尚在认真的听着,他很清楚,如今大明赚钱的生意有很多,但是无论什么赚钱的生意,都和秦王有关系,他郑尚在能走到这一步,还不是因为在朝鲜一事上得到了秦王的认可,若是能在日本这件事上有所建树,那郑家未尝不会成为郝家那样的大豪商。

而毛利家的条件则非常复杂,一些条件与郑尚在有直接关系,希望可以从郑尚在那里购买一些德川幕府禁止的商品,比如硝石、钢铁等生产武器的原料,还有在别处得不到的大炮和火铳,要知道日本有硫磺,只要再拥有硝石,就可以制造火药了,而钢铁是日本一直无法自产的,来往商人运来的也多是无法打造武器的潞铁,至于火炮,在日本被称之为国崩,德川幕府还能从荷兰人手里得到一些南蛮火器,但是被限制的各藩国可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当然,这只是涉及走私,郑尚在感觉自己还可以操办的了,只需要往大都督府那边报备一下就可以了,甚至私下贸易也可以,但是后面的要求就有些超出了郑尚在的能力范围了。

毛利家购买火器可不是为了打猎,这种富国强兵的行为唯一的目的就是倒幕,这已经是国家大事了,郑尚在没有汪直、颜思奇那种能耐和胆量,自然不敢参与,他只是答应帮着毛利家与大明朝廷那边建立一条联络通道,实际上,郑尚在已经决定了,等回到了大明,今天的一切事情都要去找大都督府报备。

郑尚在考虑一番说道:“毛利君,你我交情不浅,一向礼让,有些事情,某不说,毛利君也是明白的,你我所议之事无论在哪国都是杀头的重罪,毛利家的意思尚在已经完全明白了,下次来自然有所答复,如今可以确定的是,钢铁、硝石和粮食都是可以进行贸易的,毕竟大明未曾禁止这些。只是.......,毛利家总要向朝廷有所表示,朝廷才相信毛利家真诚合作呀。”

毛利幸男笑了笑,说:“自然,自然,投石问路的道理,幸男还是懂得的。”

啪啪!

毛利幸男拍了两声巴掌,只见两个小姓从角落里走出来,轻拉毛利幸男身后的绳索,一道帷幕缓缓打开,郑尚在以为会是女人什么的,但不曾想却是一个宽大的窗户,而窗户外面,则是星火点点,远远还有吆喝声传来。

郑尚在站起身,向外看去,那是一个狭小的海湾,入海口的礁石上已经点燃了火把,照亮了航路,大大小小的船只穿行着,但是在众多灯火的照耀下,几个巨大的阴影暴露在郑尚在的眼前。

那是五艘身形巨大的舰船,高高的桅杆和一排排的炮窗显示,这不是商船,而是地道的军舰而且是少见的三层甲板主力舰,看那长度,足有二十余丈,一侧的炮窗超过了四十个,这等大家伙,在登莱水师之中也是可以担当主力的,而从海湾里的设施来看,这并不是日本的造船厂,事实上,日本也没有制造夹板船的能力,而看那些匠人、水手的动作来看,他们似乎是在修船。

“等等!”郑尚在忽然想到了什么,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